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图书馆>>图书文化
阅读推荐
发布时间:2015/10/23 20:59:1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牟桃娟

  阅读推荐

教学目的:了解语文教材中要求必读的书籍
教学内容:1、《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过程:作者马克.土温,美国杰出的讽刺与幽默大师,出生于法官家庭,做过工人、舵手、记航员、记者等。
          本故事描写了汤姆索亚聪明而淘气、活泼又捣蛋,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一天晚
      上他和同伴哈可在坟场玩耍时,目睹了 一桩杀人案,汤姆勇敢地去法庭上揭露
      真凶。他和伙伴们扬帆出海、心血来潮地探险掘宝等,他喜欢各种新的冒险活动
       描写了主人公勇敢、正直、有探索、创新精神。鼓励同学们学习汤姆的勇敢、正直、有探索、创新精神,从小就做一个勇敢而有正义感的人。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寻找办法去克服困难,在正义与邪恶面前不畏缩,勇敢地站出来说出事实的真相,给事实以公平、公正的展现。
 
 
 
教学内容2:《童年》
教学过程:介绍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小说家。
          介绍高尔基的作品:语文教材里的《海燕》,主要长篇小说《母亲》
          介绍作者写本作品的时代背景。1908-1910年间,列宁常去高尔基家做客,
           作者不止一次地讲述他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你应该把一切都写下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一年后,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产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建议同学们去看一看。
          介绍本故事的概要:小说真实的描写了作者自己苦难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揭示了那些“铅一样沉重的丑事”,还描写了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最典型的是外祖母-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这些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了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勇敢、坚强而善良的人。
 
 
 
教学内容3:《格列佛游记》
教学过程:介绍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相当于我国清朝开始时期)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治家。《格》被不少人看作是深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读物。格列佛仿佛是孩童,在小人国利立浦特,他随心搬移各种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一样。流落到大人国布罗丁奈格后,他又如幼儿在成人世界里感到惊恐与无奈。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本书的灵魂。
            小人国影射的是当时的英国,当时18世纪早期,英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是秩序较乱、工商繁荣、物欲张扬、政界腐败、党争激烈、对外扩张等。作者抓住了这时代的特征和弊病,很狠地抨击了社会现状。因为,斯威夫特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政治形势变化较多的时代,上层社会、贵族和资产阶级、各党派之间争权夺利,矛盾加剧,而劳动人民的处境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斯威夫特在文中揭穿了当时英国政治的黑暗与残暴,揭露了人民和统治阶级间的矛盾,表达了他对统治阶级和危害人民走狗的极端痛恨,更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反战思想,反对政府的海外扩张,殖民他国。作者看不惯当时的社会现状,又同情社会地层的劳动人民的处境,但又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就以格列佛游记的形式,经历了小人国、大人国、勒皮他岛、慧姻国,表达了他的思想、观点和牢骚。当然这是本书的政治目的,同学们还不能理解。
 
教学内容4:《鲁滨孙漂流记》
教学过程: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1731早于《格列佛》)英国作家。按父母的安排,笛福本应成为一名教士,但他在21岁时再三考虑决定“下海”经商,此后,他投身工商业,参与政治,做过间谍活动,还写文章办报刊。他曾周游欧洲列国。他屡败屡战,事业大起大落,忽而发财,忽而破产,一时受国王赏识,一时被捕入狱。年近六十岁时他开始动笔写虚构作品《鲁》。他塑造了一个新人物。小说的叙述者兼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是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五次三番的抛开小康之家,出海闯天下,他理智明达,肯于劳动并善于劳动。他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粮食、驯家畜、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他在海外冒险多年,历经千幸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他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
             通过阅读本故事,鼓励学生学习鲁滨孙的不守旧,勇于创新,开拓,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智慧和双手去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在学习和良好的习惯养成方面也是如此,把自己改变地更好,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