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图书馆>>读书心得
因为 始终有一颗红星
发布时间:2018/9/11 15:14: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思睿

 因为 始终有一颗红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2)班 李思睿

指导老师 马玲云
   因为,始终有一颗红星,闪亮在烽火的尘土里,不灭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1936年的中国,在黎明破晓前的黑暗里挣扎着,在中国西北部的革命根据地,来了一位以相机和文字为武器的“战士”,他留在了异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努力。他,就是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以最公平客观的视角,记录了解放前的中国样貌。他与中国军民同住在一起,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农民的热情与纯朴。他也多次与革命领导人对话,毛泽东,周恩来都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五个月的时间,斯诺走遍了陕甘宁边,用一支笔,定格下那一段光阴的故事,叫《红星照耀中国》。
    中国,如一头雄狮,迅速盘踞了东方大地。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空,总会有一束光亮,在漫漫长夜里,不泯,在悠悠时光里,永远闪耀。那是红星,那是照耀着中国的,红星光芒。
     记得儿时,每每到夏天的夜晚,奶奶总会搬出家里老旧的藤条竹椅,缓缓地摇着手里的蒲扇,我在漫天的星光下,听奶奶讲从前的故事。奶奶出生在还没解放的年代,从小就日子清苦,每天都会为第二天的生存担忧。我仰起头,望着奶奶苍老的面颊,“奶奶,为什么你们那时候的日子会那么苦?”年少的我何尝懂得人间的酸甜苦辣,只是知道,现在是幸福的。奶奶叹了口气,摸着我的头,“我们那时候啊,时不时就会打仗,我的爸爸去当兵了,家里的所事情啊,都要我帮着操心……”奶奶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融入茫茫夜色。老竹椅的“吱嘎”声,也似落入大海一般,无声,无息。我和奶奶都不做声了,而后是好长一段的沉默。夜凉了,萤火虫的光芒在远处,时隐,时现……“孩子啊,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红军打下来的啊。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现在的生活。”奶奶的声音是轻轻柔柔的,好像白月光一样,皎洁,无暇。奶奶轻拍我的背,哼起那首歌谣“一送红军,下了山……”
     那夜的梦里,有一颗鲜红色的星星,一直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引领着我,为我洒下一方的光明。我顺着那亮,走着走着,恍惚间,似乎明明白白看到了远方 看到了,我要的远方。因为,有一颗红星,始终都在。
     中华民族奔腾的血液里,注定有一颗,始终存在的,发着灼热的光的,闪闪红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