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词,论精神
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七(8)班 是君莹
指导老师 陆晓琴(13584352186)
我国是一个盛产文人墨客的国家,自古就有唐诗、宋词。就连正在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也会背诗词。这些诗词中也蕴含了许多值得人们学习的品质与精神。
就说说杜甫这位家喻户晓得唐代大文豪吧!他忧国忧民,正应了那句话——“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哪!他的诗也是如此,“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我们在这其中感受到了杜甫的爱国情怀;在《孤雁》中,得知了杜甫虽对国家忠心耿耿,却没有志同道合者,沦落成为“孤雁”。
有着爱国情怀、雄心壮志的诗人、词人还很多——陆游病危即将逝世了,也不忘告诉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曾以“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辛弃疾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连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也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还“欲语泪先流”来感叹亡国......
在黑暗的官场中,虽有着爱国、清廉之士,却也逃不出奸人的手掌心,斗不过奸人的阴险狡诈。晋代陶渊明“独爱菊”,甘愿退隐于乡村山野之中“种豆南山下”,也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留下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名句;虞世南将自己化作蝉儿“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但这“非是藉秋风”,而是“居高声自远”,高尚的品格就自然而然的传播出去了;周敦颐论菊、论莲、论牡丹,表明自己愿意并且像君子一样,而不是与众人一样追名逐利、贪图荣华富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我们徜徉在诗词等文学海洋中,从这些诗词中领略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采,当然也不能忘了品得诗词中的优秀的名族精神。
然我们一起去欣赏诗词中的优美风景,徜徉在诗词之中,学习诗词中的优良民族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