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音调的影响因素。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会根据声音的波形图分析声音的三要素,会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要素及相关影响因素。
【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1】 声音的响度
〖活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思考〗敲鼓,怎么使鼓的声音更响?
〖讨论〗(1)此时鼓面的振动有什么变化?
(2)用什么方法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呢?
。
〖质疑〗为什么鼓敲的越重,鼓声的响度越大?
〖猜想〗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呢?
。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拓展〗生活中,声音的响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举例说明。
1.声音的 叫做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 。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 。 3.生活中,声音的响度还与 、 有关。 |
〖总结〗
【要点2】 声音的音调
〖活动〗(1)聆听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的声音,区分这两种声音有何不同?
(2)用一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
〖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探究〗将自行车的后轮架空,摇动踏板,用一个塑料片接触辐条,当后轮转速越来越快时,
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高/低)。
1.声音的高低叫做 。 2.振动的快慢常用 振动的次数—— 来表示,其单位是 。 |
〖总结〗
3.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 。 越高,音调越 , 越低,音调越 。 4.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 。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 的高低。 5.一般情况下,大的物体、长的物体,振动比较慢,频率比较 ,音调比较 。 |
〖辨析〗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音调与响度反映了声音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彼此独立。就是说,音调高的
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但生活语言中并没有规定音调与响度的专用词语,故同学们应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物理意义来区分它们,并养成用音调、响度等物理概念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的好习惯。如“我不能与他合唱这支歌,他发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是指 高;“我听不见你说什么,请你的声音再高一点。”这儿的“高”指的是 大。
【要点3】 声音的音色
〖活动〗(1)播放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
(2)阅读:课本14页
〖思考〗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1.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色,称为 。 2.音色是由发声体 、 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 3.声音的特征(即声音的三要素): 、 、 。 |
〖总结〗
【要点4】 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
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 |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 | |
距离 | 较长 | 长 | 短 | 响度 | 较响 | 较响 | 弱 |
第二课时
类型一、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的关系
〖例1〗用手轻按自己喉咙,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
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 。
〖例2〗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
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
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例3〗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
A. 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B.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 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例4〗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例5〗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例6〗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其中控制音量大小的是( )
〖例7〗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频率 D. 音色
类型二、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的关系
〖例8〗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
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所示,他抓住绳
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
于_______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
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例9〗猪的叫声与小鸡的叫声是不同的:_____叫声的响度小,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的__ ___较小;_____的叫声的音调低,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__ ___较小。
〖例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指拨动
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
〖例11〗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玩具电动机的转轴上,启动电动机,使齿
轮拨动塑料片,你会发现塑料片发声的音调随着玩具电动机的转速
的增大而 ,如果我们改用大小相同但是齿更加密的齿轮,
在转动速度相同时,塑料片发声的音调将 。
〖例12〗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
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振幅
〖例1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
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14〗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例15〗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声音沉闷、嘹亮,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
〖例16〗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
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 水振动,水的高度
B. 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 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高度
〖例17〗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类型三、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决定的
〖例18〗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大;
(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高;
(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好。
〖例19〗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
“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例20〗优雅的《梁祝》曲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都很美妙,你能听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节奏
〖例21〗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和音色 D.响度、音色和音调
〖例22〗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
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三者都有
〖例23〗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
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
〖例2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_ __图;响
度最大的是_ __图;音调相同的是____图和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 __图和____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