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实验教学中师生的安全,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并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进行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一、领导小组
1. 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 长:刁正久(校长)
副组长:姚霄伟 狄雷防 沈爱国
成 员:王志云 刘亚华 刘新伟
2.职责分工
实验室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原则,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都是事故处理的责任人。校长为事故处理的第一责任人,本单位全体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熟知本预案内容并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二、应急原则:
1、先救治,后处理。
2、先制止,后教育。
3、先处理,后报告。
三、火灾控制与人员疏散应急办法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发生的火灾较小且可以控制时,现场人员应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并立即向校领导报告。若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马上向学校校长报告,同时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2.应急疏散程序
在场的教师应根据起火的部位和疏散的路线,组织学生撤离
3.烧伤急救处理
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四、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办法
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1)易燃、有毒气体;(2)易燃、腐蚀、有毒液体;(3)化学废液及废旧试剂;(4)存放在生物、化学类实验室的剧毒化学品包装物等等。
(一)实验室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应立即切断室内一切明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常用方法如下:
1.可燃液体着火: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设施,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或沙土覆盖,隔绝。覆盖时动作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装可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扩大着火面。
2.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可用湿抹布灭火。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
4.金属钠着火,用砂土覆盖灭火。
5.导线和电器外壳着火,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覆盖灭火。
6.衣服烧着时切忌奔走,可用衣服、大衣等包裹身体或躺在地上滚动灭火
(二)当发生化学废液及废旧试剂外泄时,应立即报告该实验室负责人,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及时处理。救援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佩戴个人防护用具,然后迅速开门窗通风,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对泄漏源进行控制处理。
(三)实验室中毒应急处理办法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1、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断鲜空气。
2、误服毒物中者,须立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
3重金属中毒者 ,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波,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4.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并吸氧,并立即送医。
(四)实验室化学灼伤应急处理办法
1、强酸、 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如果少量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要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3% ~5% )。若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稀酸或稀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如果溅进了浓酸或浓碱溶液.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焦溪初级中学化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