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同仁们:
下午好!
我来自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我校是互联网+初中课堂教学范式英语学科的领衔校。很荣幸,今天我有机会代表我们英语项目组向大家汇报我们的研究成果,我的报告分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研究历程。此项目的重点目标之一是通过数字平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后续发展力。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意识到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如何顺因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和新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一步拓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是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自2016年项目立项实施研究活动以来,我校牵头与另外三所参与校的骨干英语教师建立了“成长共同体”。我们全体成员明确研究领域分工,互动交流工作情况。在硬件设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老师们立足常态课堂实践,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范式做了一些梳理和建构,创生出了具有“互联网+”时代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雏形。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英语学科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的,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互联网技术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在我们欢呼雀跃的同时,各个学校也意识到了推进此项研究的必要性,加大了对硬件的投入。比如我们学校筹资80余万元建造了多功能录播教室,配备了交互一体黑板,建设了数字化教室,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硬件服务和保障,其他学校也就此项目加大了对硬件的投入。
设施设备的建成,让全体参与研究的老师对未来的教育新模式充满怀想和憧憬。“成长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们协同研究,资源共享,一起学习交流,实践探索,反复论证,提炼出了初中英语听说和阅读两大课型教学新范式,开发出了6个比较成熟的课堂教学案例。(附表)
回首整个研究历程,从设计项目方案,组织方案学习解读,到通过专家组方案论证,进行范式课堂教学研究,到举行课堂教学范式发布会,到最后梳理研究成果成文出版,我们的老师步履维艰,但我们的脚步坚实执着,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我们从刚开始的茫然无措到慢慢地自信成熟,从刚开始对此研究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成果即将跃然纸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无限潜能。
接下来,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英语课堂教学的两大新范式。
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范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形成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利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工具、平台、资源支持并促进学生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用多种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升综合素养。
以7A Unit6 Integrated Skill教学为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富媒体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真实情境,激活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时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基于任务的驱动,产生新的交际需求和任务,利用技术平台,广泛搜集听说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在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利用网络资源,再设大情境,学生就新任务开展探究活动,利用学习平台,分享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展示。
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范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专题课教学范式,利用互联网资源、互动平台和技术,将阅读材料视觉化并融合教、学、评为一体。范式基于教、学互动数据的共享、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搜索筛选和“云+端”运用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由信息化系统,客户端,教师与学生及其活动组成的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体系。
以8A Unit 7 Reading教学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的英语阅读课,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目标,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互动与分享,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主动的阅读者。这样的课堂,教师是阅读情境的初步构建者,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便能互动交流、自主构建阅读场景实现对文化内涵的全面理解和阅读技能的提升;从以往的英语阅读课着力于解决文本疏通理解,转向为师生共同创建课程、提升语言学习的价值。
这两节课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为大家呈现,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的时候,立足于将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搭建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可毕竟多年的固有教学经验要一下子改变还需要我们花些力气和时间,如有不当的地方,请各位给予批评和指正,帮助我们的老师在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推广道路上更快地成长。
那么,在应用该范式时,我们有哪些实施要点呢?
首先,教师应转变角色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习主题及其过程的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习惯和规则。另外,当代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数字化时代的“土著民”,他们从小就体验着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作为教师,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坚守在固有的经验上,那么,就会被学生和技术所淘汰。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主动拥抱新技术,不断学习,不断吐故纳新,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整合多元教学因素以创设更为真实和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新学习常规的养成尤为重要。
互联网让个性化学习真正成为了现实。常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如此鲜活灵动的课堂,学生必须养成适应新技术课堂的新常规,掌握最佳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新的学习常规主要包含“深入情境——自主学习——展示交流——问题反馈——拓展深化”五个环节。学生利用数字化终端和教学软件,了解课堂情境;利用技术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习成果;在交流展示中,寻找亮点,发现问题,并予以反馈评价;在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下,进行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以深化和拓展学习内容。
下面关于创建互联网+时代的英语学习场景
新技术支持下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实景学习机会,学生可以访问英语学习网站;参加网上的在线英语学习,和外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视频交流;利用社交平台参加英语学习讨论组;在网上结交国外笔友,通过电子邮件同外国朋友进行交流沟通……互联网将这些传统课堂中的不可能成为可能,但我们应该清醒地发现,网络为我们提供海量资源的同时,也让学生在选择时有些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应该建立适切课堂的资源库和数据包,对学习资源进行甄选和分类,让互联网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范式研究,聚焦的是课堂,研究的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新技术的加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我们在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上遇见了未来教育的挑战,相信在迎接未来挑战的道路上,我们的脚步会更加笃实,更加从容,而且坚信最美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