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英语课堂教学范式研究论证
发布时间:2017-03-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 淼

一、“互联网+”时代英语课堂教学范式生成背景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们勾画了体现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的未来中国公民形象,那我们怎样构建体现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也就成为了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组成,它的提出要求我们为提高学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要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他们的个性需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要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课堂学习环境和资源大多由教师提供,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学习活动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相对比较单一;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僵化;课堂学习时空的有限,也局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教学中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而更多的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应试”上。

令人欣喜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常态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我们利用数字化平台,融通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环境,变革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趋向无限地接触到学习资源,学生学习的时空向着一切可能开放,学生的学习因为大数据的存在而走向结构化,并能借助即时评价反馈而实现个性化、差异性的生长。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融入新技术的课堂能给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带来机会和可能。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教育者,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关系,重新审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路径,在实践中探索技术与学科的优化融合,我们责无旁贷。

二、英语课堂教学范式介绍

    经过多次项目组专家的引领,受兄弟学校研究活动的启发,加上我们初中英语学科研究小组成员的思考与实践,我们从英语学习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出发,立足常态课堂实践,通过对“听说”、“阅读”、“写作”三大课型的范式研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形成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利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工具、平台、资源支持并促进学生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用多种表征工具、社交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升综合素养。

(一)英语阅读教学范式

结合英语阅读教学课型的特点,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并借助数字教学平台,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据支持,并基于数据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借助自主探究,及时反馈、课堂练习等活动形式,学生可以更自主的开展学习活动,通过一些APP和网站的利用学生还能获取更丰富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在即时交流分享的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关注学生阅读中的动态生成,有效的利用生成的资源,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阅读.png

 

 课例分享(一)译林版 7B unit3 Reading

文本从环境、购物、交通、饮食四个方面向小读者们介绍了一个宜居小镇Sunshine Town”。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设置情景引入到文本内容,然后新授单词,然后通过略读、跳读方法的指导,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然后分段对文本进行解析。这样的课堂,教师是操控者,学生被动接受,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文本也被分割地支离破碎,体现不出语言课堂的美感和灵动性。而有了新技术的支持,我们这节课这样上:学生生活的地方焦溪是一个有特色的古镇,开发焦溪古镇被规划为2017年天宁区重点项目。教师利用这个资源,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焦溪古镇开发成功,我们都来做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怎么介绍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范文,学做一个优秀的导游,为家乡添彩。学生们的兴致和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他们拿起pad,打开电子课本和数据资源包,利用有道词典等网络资源自学单词的音形义,并通过数字化游戏检测单词掌握程度;数据平台可以显示每一个学生的检测完成情况,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做个别辅导;学生可以任意翻页电子课本,重点攻克自己的疑难点,通过完成语音上传、构建思维导图、语言点共享、佳句欣赏等活动,个性学习与协同学习相结合,读通了文本,同时,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提升。这些学习任务的完成为下面的创新运用搭好了脚手架,学生们在创新运用环节发挥得灵活自如。他们在小组中做好分工,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利用网络查找信息,组织语言,分享汇报。有的介绍家乡的美食:羊汤、扣肉,有的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季子、舜过山,有的介绍家乡的水果:八二蜜梨、巨峰葡萄,孩子们在交流中碰撞智慧,他们对家乡的爱和自豪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英语听说教学范式

结合英语听说教学课型的特点,我们尝试发挥互联网融合多种传播媒体的优势,探索和构建具有个性化的听说教学新范式,这种范式的设计与创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培养学生发展,形成听说学习策略为宗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高效学习。教师以任务情境为载体,利用沪江英语、一起作业等互联网平台,引导学生广范围的搜集听说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锻炼学生的听说技能;并且我们能利用互联网再创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有目的的进行听说训练,同时提升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和思辨力,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听说.png 

 

课例分享(二)译林版 7B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

这节课,整节课以“寻宝”任务为载体,开展由易到难的听说活动,来学习掌握英语中有关“指路”的交际用语。学生边学习,边游戏,边搜索,边训练,最后通过百度地图,绘制一条从焦溪到自己想去的常州某地的路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展现在presentation中,各个环节一气呵成。新技术课堂为学生打开了视野,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将传统课堂中强调的“双基”能力抓得更实,掌握得更牢。

(三)英语写作教学范式

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作用。结合英语写作教学课型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的资源共享功能,引导学生学会搜索信息,整合资源,让海量的课外资源为我所用,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通过数字化平台资源发布,交流共享的实现,进行师生互动、同伴互助,探究习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共同解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写作.png

 

 

课例分享(三) 译林版 7B unit3 Task

这节课与课例一来自于同一单元,是这单元的最后一个学习模块,是对学生朗读、听说技能训练的综合输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task模块基本由一篇范文、句式结构和仿写构成。老师们经常依据教材设置,按部就班地按照写作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的步骤来完成教学。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这样上:和阅读课型一样,我们依托学生生活在古镇这样有利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比之前层次更高的真情境,在这个真情境中,学生们有大任务要完成:他们要在古镇峰会上介绍焦溪古镇,把自己的家乡推向世界。Task中的范文生词量和句式难度比阅读课中都要简单,所以范文的学习,学生还是依托数据包和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学习,而且用时很少。学生在数字平台上绘制flow chart, 构建范文框架,截屏上传分享。同学们可以比对自己和同伴的建模,选取更合理的作为自己习作的框架。然后自主选择有关家乡的三个特色,进行习作训练。在这个环节中,互联网发挥了很大功能,百度、百度翻译、有道词典等网站成为了有力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个性化表达。同学们将自己写好的文章上传到平台后,相互点评,给好词好句点赞,发现习作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学生根据修改意见,二次习作,自我完善作品后,向微博平台发布。在以前的写作教学中,习作评价以教师批改为主,许多教师因为批改量太大,常常是望“文”兴叹,甚至在Task板块教学中只教授范文,而后背诵范文了事。新技术解放了教师,而且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这个本应属于他们的舞台自由表现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新技术课堂较传统课堂无可比拟的魅力和学生的无穷能量。技趣联动,使学生在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课堂评价上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掌握了语言知识,培养了文化品格、发展了思维品质,提高了学习能力。但我们也发现,网络为我们提供海量资源的同时,也让学生在选择时有些无所适从。下一步,我们设想建立适切课堂的资源库和数据包,对学习资源进行甄选和分类,让互联网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相信,我们离理想的课堂会越来越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