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各位同行:
下午好! 我来自常州焦溪初级中学,我校是互联网+初中课堂教学范式英语学科的领衔校。自9月14日参加方案论证会这一个月以来,我校就此项目做了以下工作,向各位做如下汇报: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目的研究实施。在中秋假期过后,刁校长召集有关人员再次对方案进行梳理,狄校长向大家反馈了论证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的严谨性和操作性进行了肯定。教科室胡主任对方案中研究领域的分工进行了思考和论证,认为该方案中的领域分配符合英语学科特点,可以实行。另外,学校领导投资20万,为学校配备了10台交互一体黑板,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保障,并多次向上级申请相关的配套硬件设施,并准备投资1万元建设数字化教室服务器。
2、此项目的重点目标之一是通过数字平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后续发展力。这是互联网+时代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我校英语组是个年轻有活力的团队,预见性地看到了全新的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全新契机,起初,我和另外一名教师报名参加此项目,现在我们英语组12名成员全员参与到其中,希望通过实践研究,为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开拓一片全新的天地。
3、英语教研组多次召开教研活动,积极推进项目研究。教研组长陆晓华老师带领全体组员认真学习研究方案,明确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按照方案分工,我校负责写作课型的范式研究,大家在会议上讨论研究我校具体研究方案和任务分工。另外,初二年级组先后开设了两次写作课型研究课,因为硬件条件的限制,虽然是两节多媒体常规课,但大家在研讨中,对写作课型的基本范式做了一些梳理和建构,希望立足常态课堂实践,创生出具体“互联网+”时代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范式。
4、作为项目领衔校,我们和兄弟学校互动交流工作情况。据了解,正衡天宁分校8名英语教师参与项目研究,按照分工,他们的研究领域是阅读课型的范式研究,学校负责人马老师将课例研究分布到相对应的年级和老师,目前他们正在选典型与非典型阅读文本。
我校在此项目研究实践中才刚刚起步,虽然做了尝试性的工作,但离方案中所设定的目标距离还很大,下一阶段,我们计划作如下工作:
1、对实验教师、学生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基本素养,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摸底调查和分析梳理,再次明确实验研究的起点,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理念学习和技术培训。
2、进行相关文献资料和国内外已有实验的研究,积极参加项目组组织的各项研究活动,同时团队内主动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交流,不断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储备,为开展课堂研究活动做好铺垫。
3、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和互动,经常性地研讨工作,协同研究,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全体成员满含热情,积极参与,但也面临着这几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今天上午天宁文体局对我校数字化教室的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真心期盼与项目配套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平台尽早能落实到位;
2、为适应项目研究的需要,参与教师的技术理论素养和实验实践的能力急需通过专家引领、同行互助等方式进行提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常态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理想的环境,我们将借此东风,积极思考,努力实践,通过研究,拓宽英语课堂教学思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