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 共守成长乐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4)班的吴娜。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预防校园欺凌 共守成长乐园》。
校园,本该是书声琅琅、笑语盈盈的地方,是我们汲取知识、收获友谊的成长乐园。但校园欺凌的阴影,有时却悄然潜伏:它可能是几句尖酸的嘲讽,像冰锥刺痛人心;可能是刻意的孤立,让同伴在沉默中感到无助;可能是肢体上的推搡,用暴力打破安宁;甚至是网络上的恶意攻击,让伤害跨越时空。这些行为或许被某些人当作“玩笑”,但对受害者而言,却是挥之不去的恐惧与自卑,甚至可能成为一生的心理创伤。更值得警惕的是,当旁观者选择沉默,当冷漠被当作“自保”,我们无形中便成了欺凌的“帮凶”。
2024年,邯郸13岁学生王子耀的悲剧至今令人痛心——他因长期遭受霸凌,被同班同学诱至废弃大棚杀害。案件中的施暴者虽未满14岁,却仍因触犯法律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警醒我们:年龄绝不是欺凌的“保护伞”,欺凌从来不是“小事”,它触碰道德底线,更可能违反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已明确,任何对未成年人的侮辱、殴打都是违法行为,施暴者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或许有同学觉得,欺凌离自己很远。但看看身边:当有人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当小组活动故意排挤某个同学,当朋友圈转发恶意P图的照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其实都是欺凌的种子。它们会在沉默中生根,最终长成伤害的荆棘。
站在国旗下,我们深知,成长的力量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勇气与善良的坚守。拒绝校园欺凌,需要我们点亮“勇气之光”:如果你正遭遇欺凌,请记住,这不是你的错——勇敢向老师、家长求助,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如果你目睹欺凌,请不要袖手旁观,一次报告,或许就能阻止一场伤害。
拒绝校园欺凌,更需要我们播撒“友善之种”。真正的强大,从不是靠欺压他人证明,而是用尊重赢得尊重,用包容温暖彼此。课间一个友善的微笑,对需要帮助的同学伸出援手,面对矛盾时多一份理性沟通——这些微小的善意,会汇聚成对抗欺凌的阳光,让欺凌失去滋生的土壤。
老师们,同学们,国旗飘扬,见证着我们的成长;校园安宁,需要我们共同守护。让我们从今天起,做欺凌的“反抗者”,不向暴力低头;做友善的“践行者”,用温暖传递力量;做正义的“守护者”,让校园真正成为每个梦想安心绽放的乐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