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诗教专栏>>诗歌常识
诗的种类
发布时间:2014-12-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莫林葆

关于诗的种类,要说清就显得非常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几类。《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乐府的音律已经失传,所以乐府诗就也归为这三类之内。这三类按字句又可分为五言、七言。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与近体诗两类。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也就是合格律的诗与不合格律的诗这两类。古体诗在诗学上又称为古诗或古风,这类诗作不要求合格律;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这类诗作一般要求合格律。从字数上看,一般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及杂言诗,北宋时还出现了六言诗,不过这类诗很少见。唐以后,四言诗也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要诗作具有诗人的意境在其中,吟诵起来显得很有内涵很通畅自然就可以了,不需要格律的规范与束缚。我们可以说,凡是不受近体格律规范的诗,都是可以称为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乐府诗。这种乐府诗又被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定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只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新音乐的歌词,文学上叫做

    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 押平声韵;
  (3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 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有五言长律与七言长律两种形式。有些长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写成,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种。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用法相对比较自由,基本上是随兴而出,只求合意或说呈境,而无格律规范。这可以归为古体诗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他们就相当于半首律诗。这类可以归为近体诗。
  由此可见,诗的种类比较繁多,有自由体形式的,也有非常规范形式的,只要把握得好,人之任何方面的情感都可选择与之适用的形式来写成诗篇。
  五言与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除了五古七古之外,其实还有所谓杂言诗。杂言诗指的长短句杂合在一起写成的诗,句子有三言、五言七言甚至九言等参差不齐的句式,其中偶尔也有四言六言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设一类,而只是将之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