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镇文化站负责人的记录
6月5日下午,我、须文婷和陈志昊一行三人经过事先预约,来到郑陆镇文化站采访了分管群众阅读与图书馆工作的领导徐家俊主任。
采访时,我们每人都根据事先的设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向徐主任进行了提问,徐主任一一进行了作答,非常热情地配合我们的采访。因为我们的采访是在文化站旁边的图书馆进行的,所以我们同时还对郑陆镇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过采访和实地考察,我们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
1、郑陆镇政府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来推进全民阅读。推进全民阅读的宣传措施也很少。
2、郑陆镇虽然有图书馆,但总面积不超过90平方,内部空间狭小,且在影剧院旁边的角落里,较为偏僻。图书馆内部摆设较为杂乱,书籍摆放不合理。目前正处在搬迁阶段,新图书中心装修完毕后将进行搬迁,条件会大有改善。
3、郑陆镇图书馆目前拥有书籍2万多册,近几年郑陆镇每年会花5万元对图书馆书籍进行更新,居民可以交100元押金办理借书证,借书是免费的。
4、据介绍,每年来借书的有100多人次,以学历较高的老年人和注重家庭教育的家庭主妇居多,也有少数青少年。而从借书的电脑和扫描设备放在旁边的办公室来推测,也可以知道平时借书的人是比较少的。究其原因,估计有这样几点:一方面图书馆较偏僻,居民知道的人不多;另一方面文化站的宣传力度还不够。除此以外,徐主任还提到,现在的居民基本没有阅读纸质书本的意识和习惯,喜欢麻将、纸牌等娱乐活动,即使阅读也喜欢手机或网络阅读,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冲击。还可能图书馆的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不感兴趣。
5、郑陆镇图书馆在每年假期会开展读书活动,但仅有10多个小孩参加。搬迁后会增加新书推荐、读者交流活动等。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农村要求每个村委必须有农家书屋,对本村的居民开放,但我们反映在前期的采访调查中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对此,徐主任指出:目前郑陆镇各村委都有农家书屋,都是由他们负责指导的,但受村委条件限制,有些农家书屋场地大一些,书刊能达到上千本,有些农家书屋比较小,书刊两三百本,但开放情况不太理想。因为村委基本不进行宣传,农村居民基本不知道,这样就出现这种情况:居民去借,他们会外借,但居民不知道,没人去借,他们就省的麻烦,农家书屋基本就成为村干部看书读报的场所。
采访完徐主任,我们三人虽然对圆满完成采访任务感到很开心,但心情又有些沉重。在国家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的今天,在市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一些推进活动的时候,农村的全民阅读却尚未很好起步,而且现状不容乐观,我们真心希望政府以后能加大宣传力度,增设一些读书点,制定一些措施把人们的兴趣引导到阅读上来,也希望人们能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常态,让我们的民族因为阅读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