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指南>>校务公开
2024年-2025学年考核总结——朱湘华
发布时间:2025-07-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马玲云

时光荏苒,本学期充实且忙碌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我立足于自身岗位,积极履行职责,现将本学期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工作

1身为数学教研组长兼七年级备课组长,以及中共党员,我时刻紧跟时代步伐,精准把握机遇与挑战,以扎实的工作弥补短板、强化弱项,确保工作方向正确,始终走在前列、做好示范。数学教学采用启发式、分层教学法,融入信息技术(如几何画板、动态课件),将抽象数学概念可视化,提升课堂互动性精心设计出契合本校学生学情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校本化作业布置作业时注重精练且有针对性、层次性。针对学情差异,通过错题档案分析、课后辅导,进行个性化辅导提升班级及格率

2为提升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我组织组内教师开展公开课活动,并通过听评课促进教学方法改进。落实教学常规坚持备课“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作业全批全改,定期进行知识点检测与反馈。教研组工作聚焦转变教师传统教育观念,提升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研究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愿。

3本学期,我扎实推进青蓝工程,精心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师父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每节课都打造成示范课,为新教师树立榜样。在师徒面对面指导环节,要求徒弟详细阐述备课构思,新教师在师父的指导下熟练掌握新课标要求,围绕单元整体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师父对徒弟的教学设计问题及时纠正,助力其备课水平提升。在指导新教师上汇报课时,师父深入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指导徒弟多次试课,确保教学活动高质量呈现。日常教学中,师父通过听评课帮助徒弟发现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板书设计、课堂评价性语言运用、课堂时间分配等,并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徒弟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实现共同进步。

二、班级管理工作

1. 班级文化建设

本学期接收了学期确立脚踏实地、勤学善思班训,通过主题班会(如“时间管理”“诚信教育”)强化德育渗透。推行量化管理制度:制定《班级公约》,涵盖纪律、卫生、学习等维度,持续推行“21天好习惯”“百分摘星”等活动,激励学生自主管理。

2.班干部培养

采用“竞聘上岗+轮值制”,组建高效班委团队,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培养其组织协调能力。

3. 家校协同育人

建立家长沟通群,通过持续的家访,联合家长解决学生沉迷手机、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工作成果

本学期,我主持了区级课题《基于 “双减” 的初中校本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该课题于 2024 年 1 月成功申报为天宁区教科研课题。3 月完成开题论证,12 月顺利通过中期评估。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教师、学生两个层面的现状调查,发现校本化作业存在重知识巩固、轻分层设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校本化作业设计整体框架和设计思路,确定各单元知识与目标图,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单元目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测的作业目标,重新划分课时,精选或原创习题,形成作业电子稿并持续优化。同时,设计前置、课堂、课后及单元评价作业,依托多种载体,精心设计实践类作业,实现定时定量反馈,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此外,我积极参与省级课题《基于智慧数学理念构建单元教学范式和策略的研究》,围绕该课题发表了 3 篇高质量论文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存在问题:分层教学深度不足:部分中等生学习目标模糊,需优化任务设计改进措施:深化教学研究:加入校级课题“初中数学校本化化作业设计”,预计下学年实施;

存在问题:心理健康关注不足:对学业压力导致的心理波动干预不够及时。改进措施:健全心理辅导机制:与校心理教师合作,开展团体心理活动。

本学年在“教书”与“育人”的双向奔赴中,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与自我的突破。未来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以责任筑梦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