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法治教育>>理论学习
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 董兵团
发布时间:2011-09-1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胡鸣亚

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 董兵团  
     
 
 

□董兵团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十七大第一次明确地作出这样的表述,开拓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

首先,把公民意识教育上升到了“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样一种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围绕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了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它强调的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缺乏的弊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有识之士也在不断地大声疾呼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但是在过去,人们更多是一般地从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其重要性,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关系到能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重要问题。因此,十七大报告的这一深刻论述,必将把加强对公民意识教育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加强,这两者的良性互动也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其次,从公民教育的内容来看,明确提出了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个新课题。过去人们一谈到公民意识教育,总是强调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等,当然这些毫无疑义都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而十七大报告将“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作为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充分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表明在经历了近30年经济快速增长之后,我们党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没有创业的自由,没有创业者在市场经济上的平等地位,没有商品交换的公平正义原则,就没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正是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存在有违公平正义的事项,才给经济社会的长期平稳发展留下了隐患。同样的,没有思想上的自由思考和平等交流,没有理论上的自由探讨,没有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地位,没有在行使行政权力上的公平正义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也不可能完全得到实现。因此,在树立起民主法治理念的同时,大力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应该成为今后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从公民教育的对象来看,这里的公民显然是指全体具备中国公民资格的人,那么其教育对象自然包括广大的公务员队伍,这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个新视角,它体现了在受教育方面的公平、平等原则。过去一讲到公民意识教育,更多的是指向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未成年人,更是将其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对象。当然,只要是公民都应该接受公民意识的教育,我们也决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教育。但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公务员队伍所肩负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因此他们理应更多地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只有公务员队伍树立起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更好更顺畅地建立起来。比如民主法治理念的问题,现在主要的也即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还不是普通老百姓不守法,也不是群众要不要民主或者会不会行使民主权利的问题,更多的恐怕还是部分政府官员不严格依法行政,是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不愿或不习惯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的问题。因此,重要的问题是要对公务员坚持不渝地开展公民意识的教育,要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不可分割性,他们首先是一个公民,其次才是政府官员。他们不但有行政的权力,也有尊重公民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义务和责任,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利益和权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