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诗教专栏>>诗教课题>>诗教一得
有关诗歌的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09-12-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牟桃娟

有关诗歌的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不能脱离对意象的解读。“意象”包抱“意”和“象”两个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便是所谓的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在教读诗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加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对诗歌做出多义性的解读并揣摩诗人的情感。

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诗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民族语言的演变和渊源。诗歌深奥的语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想像力。诗歌想像的思维方式以及诗歌审美的再创造性,有助于开发学生创性思维,它的“暗示性”原则,对艺术、通感以及它的绘画,音乐美可以不时刺激学生在心灵迸发审美创造的火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