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诗教专栏>>诗教课题>>校本教案
临江仙   晏几道
发布时间:2010-10-3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莫林葆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教学目标:

1、解释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2、掌握诗歌的朗诵能力并加以背诵。

3、切实感受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抒发。

教学过程:

1、教师示范诵读诗歌。

2、学生大声朗诵诗歌,掌握诗歌节奏。

3、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与字典,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4、教师补充解释字词。

1、 却:又、再    2、小蘋 :歌女名。
3、心字罗衣:锈有心字图案的丝罗衣裳。 
 4、彩云:喻美女,即小 

5、点名学生起来试着翻译诗歌大意

译文:
梦觉后高高的楼台紧锁,酒醒后长长的帘幕低垂。去年春天惹起的恨恚又来恼我,恰是落花纷附,我一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燕儿翩翩双飞。曾记得与小蘋初次相会,她的罗衣上两重心字相配。拨弹着琵琶 ,诉说相思病的滋味。当时明月今犹在,曾映照妙姿倩影恰似彩云归。

6、教师介绍本诗歌的写作背景简介:

简介:
晏几道(1088—1110),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词人。
这首词是为了追忆家妓小蘋而作。词的上片写今日的相思,下片追忆昔日的相见,所抒发的情感是真挚的。作者一生仕途失意,这首词写得凄惨哀怨,寓有作者的身世感伤。
7、学生合作讨论诗歌的有关内容,教师加以点拨赏析: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苹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苹,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苹、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苹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苹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苹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苹,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苹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8、布置作业:

1、“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该怎样解释?再举出也运用这种手法的一例。

2“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作者却赋予它们怎样的情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