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诗教专栏>>诗教课题>>校本教案
《兰溪棹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09-12-0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刘晓芬

《兰溪棹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简介诗人戴叔伦及其代表作。

三、教师示范读诗歌,并讲解课文背景。

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召)歌,渔民的船歌。这首诗,仿拟民歌的韵致,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快之情,宛如一支妙曲,一幅佳画。

  四、小组学习:

  (1)读通全诗,读得正确。

  (2)简单理解诗意。

  五、集体交流。

  (1)指名朗读。

2)课文赏析

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而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溪景诚然至美,然而对于泛舟溪上的渔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

这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也没有写到,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从诗的结构看,前二句是静景,后二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把整个画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3)理解诗意:一弯残月如同纤细的眉毛,斜挂在水洼边的柳树梢头;雨后清爽的空气,使人感到一丝凉意。月亮的清辉,泻落到清澈的溪水,平静的水面如同镜子一般,反映出越种恬幽的山色。一连数天的春雨,打残了盛开的桃李。片片残红,落入猛涨的溪水,鱼儿嬉戏着春水,欢蹦乱跳,半夜里竟然调皮地跳上了溪边的浅滩。

  (4)齐读古诗。

 六、尝试背诵诗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