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诗教专栏>>诗教课题>>校本教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发布时间:2009-10-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顾小英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
.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
.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忠而获罪的愤慨。

2
.叙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教学设想:

1
.以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感情。

2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注音并简介作者

1
.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朝奏(   

九重天(  

瘴江(  
2
.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本诗作者是唐代人韩愈(768-824),字退之,他倡导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写出诗歌中描写冬景的句子(雪拥蓝关马不前);为国家赤胆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肯将衰朽惜残年)

3
.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二.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
.释词:

奏:君主进言或上书,这里是献上、呈上的意思。

贬:降职。

圣明:指天子。
惜残年:爱惜残年的生命。
蓝关:即蓝田关。
2
.结构:

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
.译诗: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三.讨论指导。

1
.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
.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

1
.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
.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四.总结归纳。

1
.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2
.学生谈如何面对挫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