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八(3)班的肖冰冰,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民俗文化,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践行者》。
今天,我站在五星红旗下,与大家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二月二,即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民间有剃龙头、吃龙食、祭龙神等习俗,寓意着万物复苏,春回大地。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祥瑞与力量。在这一天庆祝龙抬头,既是对龙的尊崇,也是对春天的期盼。
二月二,龙抬头”仅仅是中华民族众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中的一个小小缩影。然而,伴随时代的演进,部分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正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日益稀少。直面此种情形,我们青少年更应当勇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
那么,身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洞悉民俗文化背后的故事与意义。我们能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参与文化活动等途径,深度探究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内涵,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次,我们可以踊跃投身于各类活动,在实践当中体悟民俗文化的迷人魅力。比如:可以与家人一道包饺子、贴春联、猜灯谜,领略春节的欢乐喜庆氛围;可以亲手包粽子、做香囊,感受端午的传统韵味;还可以一起赏月、吃月饼,营造中秋的团圆祥和氛围。
最后,我们要大胆创新,使民俗文化绽放新的光彩。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制作短视频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等,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扬民俗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崭新的活力。
同学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细微之处着手,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