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韵》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无锡景》,享受民歌演唱的乐趣。
2、学习方言演唱《无锡景》片段,体验江南民歌婉约的韵味。
3、乐意参与歌唱、互动等音乐活动,从中感受民族音乐特点,激发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准确把握歌曲中所体现的江南民歌的风格特色,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忆江南》。
师:江南风景如画,古有诗人赞美,今有曲者歌颂。今天,老师也给要给大家唱一首江南民歌,希望有同学们的帮助。
新授教唱
一、初听歌曲
1、学生身势律动感受江南民歌的细腻、优美:左手打响指X,右手拍腿XX,师清唱《无锡景》。→老师唱的是江南哪个地方的美景?→揭题:出示《锡韵》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有哪几个音组成?
师:音符有七兄弟,不过今天的这首歌曲只有五兄弟出场了。接下来,老师来唱谱,同学们记录,是哪五兄弟呢,你找得出来吗?→师唱谱。
生:12356五个音。
师:听得真仔细。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也称民族调式,每个音给它一个名称分别叫宫商角徵羽。它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
二、旋律模唱
1、跟着老师两小节学唱歌谱。
①切分节奏前后唱得短而轻,中间唱得强一些。
②附点节奏,一般是体现欢快跳跃的特点,那么在这里表现为柔和中带着俏皮,犹如轻打的鼓点,更体现江南民歌的细腻秀美。
③前倚音,要唱得短而轻,更体现了江南民歌的娇柔甜美的韵味。
2、四小节为完整一句哼唱。→宫调式
3、跟琴完整哼唱旋律。
4、接口唱:分左右两组,玩接口唱的游戏。
5、画旋律线:旋律线就如一条江南的小桥流水,婉婉延延连绵不断。→其中有5小节尤其能体现小桥流水的韵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填入歌词,看看歌曲中介绍了无锡的哪些美景和特产?
三、歌词填唱:
1、学唱第一段歌词,四小节一句填词。
2、刚才这一遍你体会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这首歌在每句的停顿处用了衬词:“呀、么”,你们知道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吗?(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柔和)
3、跟着钢琴完整演唱歌曲,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
4、听师范唱,听出歌曲有几个乐句组成?4个乐句→一段体
5、学唱第二段歌词。
6、比比谁厉害:分左右两组:一组唱第三段,一组唱第四段。
7、我相信大家肯定感受到了江南小调的委婉细腻,那请你说说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赞美了无锡的景色,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那我们就带着这种热爱之情,再次演唱第一、第二段。
四:品锡韵
1、欣赏不同版本的《无锡景》。
思考:与我们学唱的《无锡景》有什么不同?(歌词不同,用方言唱)
2、学习无锡方言的第二段歌词并演唱。
五、拓展延伸
赞美常州、郑陆或焦溪的名胜,学生作词填唱。
总结
江南风光迤逦,人文荟萃,江南的民歌委婉、细腻,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的丰富情感,今后我们还会了解更多的民间音乐,领略民歌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