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诗教专栏>>诗歌常识
一船诗兴一船菊 (顾小英)
发布时间:2023-05-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莫林葆

焦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代多有佳作传世同治八年(1869),时任山东候补知府承越开创鹤峰书院,自任山长。同年十月,承越协助其子承楚香等人发起成立菊花诗社(简称菊社),在焦溪鹤麓楼以菊为题,分笺阄韵,当堂唱和。其中有些诗作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为后人推崇。今天浅析沈庭燮载菊》,与君共赏。  

载菊

            清·沈庭燮

芳枝新购付归舟,十里清溪记旧游。
路过樊川双浆活,人来彭泽满船秋。
江乡风细飞黄蜨,水国霜高起白鸥。
从此移根北窗下,一花定有一诗酬。

沈庭燮紫封,承越的学生,积极参与菊社题诗,载菊》一诗清新典雅,诗情画意扑面而来。

首联叙事,叙述自己购得菊花新枝乘船归去,十里清溪使诗人回忆起往昔交游的情景。小船满载新枝顺流而下,何等潇洒快意。

颔联引用典故,抒写自己肆意快活、悠然自得的心境。其中樊川为扬州千年古镇,她源于隋,名于唐,盛于清。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六卷“小水湾天狐诏书”一节说到王臣到扬州,“不则一日,来至一所地,地名樊川,乃汉时樊哙所封食邑之处。”樊川不仅是古镇,而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造过“小小樊汊赛扬州”的辉煌,成为江南一带尤以镇江的一些巨商大贾,战乱时期纷纷选择避难栖身之所。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有钱有势的迁四川,有钱无势的到樊川”。彭泽更为人们熟知,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家喻户晓。在此引用不觉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情。

颈联描写江上所见美景。江风佛面,黄蜨翻飞,风高爽洁,白鸥起舞。“一切景语皆情语”,此番美景又何尝不是诗人此时内心真实的写照?

尾联是诗人的想象。诗人将新枝移根北窗下,想象着菊花盛开后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清香袭人,怎能不引得诗人诗兴大发?到时必将一花定有一诗酬”,一个陶陶然于期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整首诗融叙事、抒情、写景于一体,由事生情、因景抒情,巧用典故,虚实结合,满纸诗兴,真是一船诗兴一船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