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成熟性与幼稚性共存,青春期的孩子追求独立性,也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是独立的,可以自己掌握、控制一些事情。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接受父母的决定变得没有那么容易,哪怕这些决定是理性、有效的,所以很多家长会感到这一时期的孩子变得没有之前“听话”了,也不太好沟通了。但即使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渴望获得独立性,他们仍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青春期并不意味着完全成熟、长大,他们在生活、学习、情感上依然需要依赖他人。这就构成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那么面对这种矛盾,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一、使用建议性的语气
决定、命令性质的语气的确更有效率,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有时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语气有时候会让他们觉得家长看低了自己的能力,不信任自己。建议性的语气会潜在的给予孩子选择权,即使权利很小,也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独立感被肯定、尊重、承认。
二、获得独立性
独立做出选择或者完成某件事情的机会都是获得独立性的有效途径。在这一点上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期的孩子虽然追求独立性,但无法真正做到完全独立,所以在任务的选择上,要避免选择一些对于这一年龄很难完成的任务。
三、满足依赖性
帮助孩子获得独立性并不表示要把孩子完全推出去,青少年缺少充分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辨别能力,因此在青春期孩子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上家长仍然需要发挥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四、正确认识矛盾性
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意味着这一时期的孩子并不仅仅简单的处于独立或者依赖,而是在独立和依赖之间,不能因为对独立性的追求而放弃依赖,也不因为依赖的存在而否定独立。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正确认识这种矛盾性。对于家里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些事情他已经有能力独立完成也有能力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在大部分事情上他仍然需要依赖家长的帮助,我们需要鼓励他在独立上的进步,也要接纳他的不足。
青春期是一个变化的时期,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孩子如何变化,但可以决定自己如何变化,这些“叛逆”的孩子并不是不听话、不尊重家长,而是变化中的孩子已经不适应原来的亲子相处方式,这就需要家长做一些改变。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个磨合中改变的过程,一些小小的尝试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