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一颗“平静心”——平常、镇静
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压力过大,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挥,甚至会出现厌考、惧考。家长是中考压力的一个主要“传染源”,会通过各种途径把这种压力感传染给孩子。所以,要想孩子在正常压力下度过中考,家长首先应摆正心态,保持一颗“平静心”。即使内心焦虑不安,外表也要表现得沉着冷静,给孩子传递正向力量。此外,有家长会在考前给孩子买很多东西、无限制满足孩子的各项愿望等等,这一方面会无形中增加孩子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考场发挥不如意,会产生十分严重的亏欠感,影响心理健康。
2. 树立一个“自信心”——自信、信他
孩子容易在考前有一些思想波动,比如,反问自己:"中考我能行吗?" 或者向家长表露“我复习不好,感觉会考不好”等等。对此,家长需要自己坚定信心,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安慰,将信心传递给孩子,给孩子树立信心。当然,家长还可以与老师沟通,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尤其是孩子的学习水平在平时已经展现出来, 家长应在此时对孩子保有足够的信心。在最后备考阶段,家长不宜给孩子硬性制定太高的分数目标,避免反复叮咛,这会增加孩子和家长双方焦虑情绪。
3.培养一份“同理心”——陪同、理性
宁静的环境和宽阔的视野有助于缓解压力,释放胸怀。孩子复习备考压力过大,出现烦躁情绪时,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到公园、广场简单地散步散心。同时,家长应理性看待中考,让孩子认识到,中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但不是人生的终点,引导孩子理性对待中考,可以防止孩子由于压力过大出现考前焦虑症或考后心理问题。希望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心理辅导给予足够的重视。
给家有考生的家长的建议:
1.作息与平常一样忌通宵达旦,保证考生的睡眠时间。
2.营养均衡忌强力滋补,在考试期间饮食要注意安全。
3.适当锻炼忌激烈运动,防止意外受伤。
4.外松内紧忌焦虑唠叨,保证正常的家庭氛围。
5.积极暗示忌责备否定,很多毛病是长年积累的,不可能指望考前就能改变。
6.欣赏激励忌彼此埋怨,多看到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进行鼓励。
7.做好后勤保障忌丢三落四,关注学校和班主任所发的信息。
8.保持平和忌期望过高,超常发挥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多数考生考试都是正常发挥,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避免发挥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