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诗教专栏>>诗歌常识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发布时间:2022-10-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莫林葆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一定是蕴含了作者的感情的,是“意”与“象”的统一。诗人通过种种写作手段将自己的情感、情致、思想、理趣等主观性的东西附着在“象”上,构成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台湾诗人余光中说:“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简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即用来寄托诗人情思的物象。意象并不是诗人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简单相加,而是诗人将“心中之意”和与之相类相融之“象”交融契合而成的。

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创造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相句“断肠人在天涯”使这些意象涵盖了诗人自己以及古今游子的羁旅辛酸。马致远心灵中的感受,在这里定格为超越时空的艺术形象。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创造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头)”“天际流(水)”等意象,极尽了诗人送别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成为传颂千古的艺术形象。又如柳宗元《江雪》创造了“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等意象,熔铸了诗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傲然倔强的意志,成为孤高者引为同调的不朽形象。

意象素来是鉴赏古典诗词的一把钥匙。明代的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辛弃疾的词《西江月》上阕:“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以说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以意象品评古典诗词,更能准确地表述诗人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感受。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往往是从含蓄的意象中,解读蕴藏于诗词中的情感。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意象是诗人寄托情思的载体。意象的表达,使作品更具形象性。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豆萁煮豆”暗喻其兄对他的迫害,用“豆泣”这一拟人化手法表达自己的伤心,后两句则用“同根生”比喻亲情,婉劝不要迫害太甚。高明的诗人常常通过比喻创造意象来表现感情。例如,“愁”这种情感,无形无色,说不清道不明,但优秀的诗人就能够使用生花妙笔塑造出鲜活独特、可视可感的意象。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比喻。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这些意象的创造,都是运用比喻,使本来看不见、听不着的愁,化为可视、可听的形象,形成新的艺术境界。

运用意象来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是作者创作诗词常用的手法。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把他只身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寄情于落月、啼鸟、霜天、江畔、枫树、渔火、寒山寺、钟声这一组意象中,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又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诗词的意象是主观与客观、情与景的高度统一,但是这个统一不是二者简单相加,而是自然地融为一体。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思想是通过形象说出来的,起主要作用的是想象。”艺术想象是使情、景交融的主要手段。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香炉、紫烟、瀑布等意象营造氛围,通过想象,神思天外,写出庐山瀑布的壮美和宏大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积极进取的精神,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又如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后两句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却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大的方面讲,诗中的人、景、物均属于“意象”的范畴,诗人要表现的情感,除直抒胸臆外,主要就是通过“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来表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