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牟桃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布时间:2021-07-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桃娟

QQ图片20211226131408.png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的实践研究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为了让学生在乡土田园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开始进行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力求在写作教学与乡土文化生活中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乡土生活,挖掘乡土资源,传承乡土文化,坚守乡土精神。

【关键词】乡土田园作文  资源开发  实践研究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农村初中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如:山川田野、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农村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体验农村生活的泥土芬芳,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利用好自己的独特体验。因此,我们应该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轻松愉快地抒写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在乡土田园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开始进行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力求在写作教学与乡土文化生活中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乡土生活,挖掘乡土资源,传承乡土文化,坚守乡土精神。

一、调查研究,了解需求

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实践研究,是为了改变原有的作文教学方法,为我校的作文教学探索出一些高效的、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老师的需求是什么?学生又喜欢怎样的作文课堂,希望老师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对乡土田园作文的独特性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怎样?为了了解这些,也为了后续能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进行了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分教师卷和学生卷两份,教师卷主要围绕了解教师对课标的学习及落实情况,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评改情况,对学生写作现状的了解程度及对田园生活体验类作文的看法及需求等展开调查。学生卷主要围绕了解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存在的困惑及阻碍、素材的来源、对优秀作文的评判标准的认识、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需求及对老师的建议等方面展开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体验生活非常的重要,都知道身处农村,身边有许多资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但是,从教师层面,时间、经历甚至是观念,都影响了学生对乡土田园资源的体验;从学生层面,学生写作素材的缺失,使得学生写作总是无从下手,他们迫切需要作文教学方式的改变,以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兴趣及能力。笔者通过这次调查报告分析,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关于课题研究的后续进行方向,得到以下启示:

1、开发与利用焦溪乡土田园资源。焦溪初中,地处农村,是一座千年古镇,林果之乡,是个人杰地灵之地,在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等,这些颇具特色的乡土田园资源,给我校学生提供了独具乡土韵味的写作素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挖掘写作素材:①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源,如传统节日习俗,古建筑、古物什以及背后的故事,村史、村志,地方戏曲,民间传说,主题庙会,传统工艺等。②乡风类写作素材,包括乡村本色生活,如春天在田边栽种瓜果菜蔬,夏天在河里洗澡、逮鱼等;乡村的变革发展,如乡村城镇化建设日见规模、家庭式手工作坊的兴起、品牌特产的推广、机械化耕作的应用等。③孩子们从小在田园中的生活,乡野风物。乡野风光提供了无污染、无添加的绿色写材,人的生存本身更是赋予了田园“人化”色彩,纯净的自然风物镶嵌人的心理、情思与智慧。④乡人:追踪自然环境中的乡人,以动态特写的方式展现其经历与品质,记录乡邻乡亲纯然本性。

2、探索乡土资源在作文中的运用方法。要将乡土资源很好的运用于写作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真情体验。还可将丰富的方言土语运用于文中,让文章充满地方色彩和亲切感,增加文章的魅力。也可通过阅读名家的乡土文学作品,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学习名家记录乡土文化的写作方法,感悟名家写作的语言特色……为学生的写作寻找范本,寻找触发点。当然,无论何种方法,一定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人主体,建立写作者新旧写作知识架构间的联结,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通过深入观察、学习、领悟、分析、重组、诉诸表达等系统活动建构写作的个人主体写作情境。

3、铸炼有文化底蕴的乡土情怀。对乡土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是乡情的主脉,对乡村现象的反省、批判同样是需要理解的情感活动,会推动乡村的真正发展。因此,在乡土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写作的目的驱动,落实传承区域文化的行动取向,导引学生深入生活腹地,根植生活,浸润乡土文明与区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家乡认同感和田园情怀,吸收乡土文化精华,让乡土田园写材的情感触点、思维质点得以孕育、发展、成熟。让写作融入区域生活,展现地方文明,呈现乡土文化的特有思维样貌。

二、开发资源,积累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当让孩子们到思想和语言的活水源头去,努力使世界中物体和现象的概念通过语言,不仅深入他们的意识,而且也深入到内心和灵魂。”可见,回归自然,品咂自然,回归生活,涵咏生活,才能真正找到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课题组课题组全体成员带领着学生一起,共同开发乡土田园作文资源,这一年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寻访老人、参观游览、美食制作等的活动,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乡土分类

乡土资源

民风民俗

登山守岁、舞狮舞龙端午节赛龙舟庙会清明祭扫、送灶和接灶、元宵节吃糖圆、清明吃青团、十月半吃腻头、夏至吃馄饨、腊八粥、端午的粽子、中秋的糍团亮月饼、重阳糕、种稻、晒谷…… 

婚嫁礼仪丧事(新故、周年、三周年的祭奠)66岁寿辰吃66块肉……

家乡特产

焦溪扣肉、年洪羊汤、二花脸、焦溪82蜜梨、葡萄、荠菜团子、油酥饼、糍团、脚踏糕……  

家乡建筑

三元桥、梁园、是家老宅、中市桥、咸安桥、红星桥、民宅院落、龙溪河、老街、黄石半墙……

家乡风光

田园风光、古镇风貌、校园风光、最美乡村查家湾(百果园、芦笛蒹葭、花千骨……)

同时,我们还挖掘乡土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包括名家名作、焦溪本土作品、优秀学生习作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样本。

作品类型

作品名称

名家推荐

鲁迅、沈从文、鲁彦许钦文蹇先艾台静农许杰彭家煌沙汀艾芜、赵树理、孙犁……

名作推荐

《离阳光最近的地方》《乡土》《蝉鸣与蝌蚪》《古土罐》《延安街市记》《古村的雨》《祖父与他的牛》……

焦溪故事

古代描写焦溪的散文

古人吟诵焦溪的诗作

焦溪的传说故事

现代描写焦溪的散文

现代人吟诵焦溪的诗作

焦村是如何变成焦溪的……

学生优秀作品集

《再见,焦溪古镇》等

我手写焦溪——学生诗作选

三、寻找方法,研究策略

1、开发资源,培养乡土意识。

写作文,对与学生来说,最愁的,就是没什么可写,通过以上资源的开发,一下子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在对开发分类的过程,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不由得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他们才了解到原来家乡有这么多可以入文的素材。因此,在平时的写作中,他们慢慢地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可用的本土素材,让这些乡土田园资源在他们笔下生花。

2、课前体验,搜索乡土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感情真挚,就是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的感受。所以,作文首先源自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这样,才能做到写真事、抒真情,才是回归作文的本真。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虽然我们已经和学生一起,积累了许多乡土田园资源,但运用时,大海捞针,依然有一些难度,于是我们尝试改变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不再只是在作文课上写作文,课题组成员把目光放得更远,他们会提前1-2周将作文布置好,让学生有提前准备素材的时间,有时,他们还会把学生带出教室,去体验校园的精彩。舜溪苑、躬行园、林果园,经常会有他们观察的身影;操场上的游戏,也许不是体育课,而是他们在体验、感悟……在提前的布置中,同学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挖掘乡土田园资源,在丰富的活动中,同学们有了最新鲜的素材。因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作文也就更加能感动他人。

3、课堂二次体验,还原生活真实。

《语文课程摘要》的总目标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作文教学,不仅要鼓励学生勤写、乐写,更重要的要在找材、选材、片断训练、突破重点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狠抓学生的基本功。这样才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将作文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

回到课堂,老师们也不会简单的让学生直接开始写作,而是会带着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二次体验,或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还原,或互相表演……接着,老师会帮助同学进行资源的梳理,去伪存真,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表达,悬念法、,照应法、联想法、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细节描写……在老师细心的梳理、指导下,那么朴实的资源变得鲜活起来,连带着焦溪古镇,也在孩子们得笔下鲜活起来。

4、多样化活动,优化语言能力。

许多语言大师,莫不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工夫。语言是人们思维的物质外壳,是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工具,丰富的思想、真挚的情感,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呆板、空洞、乏味的语言永远不能令文章富含生命力。同时,文章语言的优劣也能直接反映一个人文学素养的高低。

皮日休曾提出:“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意识的将乡土田园作品推荐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通过朗读、摘抄等方式积累语言、训练语感;我们组织诗歌朗诵会、美文阅读、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会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以片段练习、日记等方法,丰厚语言积累,潜移默化的优化学生将体验转化为语言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诗词创作,诗歌的语言是最灵性的语言,也是最凝练的语言,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写出了一首首精彩的诗歌作品,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5、形成模式,指导写作

一种新的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果仅停留在策略层面,不能形成一套新的教学模式,那么这些策略的推广,必将是零散的、片面的,这对于作文教学的提升,效果必将打折。在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基本的作文教学范式:课前体验,积累素材——课堂分享,甄选素材——名家导读,示范引领——教师指导,优化语言。

通过研究和实践,老师作文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原来也意识到乡土田园资源的宝贵,但总是以没有时间、没有方法等为借口,上关起门来的作文课,现在,老师们开始在作文教学中多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因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对学生体验的激活及情感的引领,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家还会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平时的相互讨论,教研活动的评课过程等等,进行教师自我和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促使教师观念吐故纳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生写作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他们真正用心去体验生活,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旨在让学生观察、体验身边生活,用我手写我心,用我笔,写我的生活。他们在写作中也体验到了成功滋味,获得了成就感。

乡土田园资源是农村学生触手可及的素材,是最能触发农村学生情感的感点,这里的景、这里的人、这里的文化,孕育了陪伴着他们成长,孕育了他们的智慧。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将引领他们置身乡土,将乡土之魂、生命之根、田园之情怀,在文字中获得生长、蔓展、滋养,进而创造更美的乡土生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