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
我是八(3)班的孔维聪。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付诸行动》。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破南京城,开始了长达6个星期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是一段血泪史,是一段苦难史,更是一段屈辱史!
而如今中国强大了起来,上周四我们观看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的“天宫课堂”太空授课。
“天宫课堂”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职业自信。航天员王亚平曾写给我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陆元九院士的信中说:“是你们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坚持,成为了今天我们在太空的底气!”航天之路虽然遍布荆棘与泪水,航天人的梦想与信念却一直坚定如初,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坚守和付出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天宫课堂”背后是航天强国的科技自信。从2003年10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到实现我国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再到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几十年来,我国航天人同舟共济、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飞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天宫课堂”背后更是大国的担当自信。一切离不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14亿中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中国人来到太空的背后,是一个国家数十年的付出与坚持,更是一个民族跨越千年的苦尽甘来、厚积薄发。
“少年强,则国强”。开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需要我们接续奋斗,让我们铭记历史,学习航天精神,从此刻开始付诸行动吧:深入学习党史,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勤于实践,砥砺品格,增长本领,沿着党、团、队传承红色基因的链条一路向前,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中华!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