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网站>>诗教专栏>>诗教课题>>校本教案
《菩萨蛮》教案
发布时间:2021-10-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莫林葆

                      《菩萨蛮》教案

焦溪初级中学语文组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基本信息,结合经历、背景理解诗歌内涵

2、理解诗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情感

3、阅读赏析其中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作者、写作背景解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本诗歌是唐朝词作早期。

   二、诗歌赏析

    此词可看作是一首怀人之作,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庾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词中着一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历来解说此词,虽然有不少论者认为它是眺远怀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却说它是羁旅行役者的思归之辞。

  李白究竟是否是这首词的作者,也是历来聚讼不决的问题。光以《菩萨蛮》这一词调是否在李白时已有这一点,就是议论纷纭的。

      三、名句欣赏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传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此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其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此词受到古人很高的评价,与《忆秦娥·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四、教学迁移

   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联系他的其他诗作,读一读。

  《忆秦娥 箫声咽》《清贫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