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舜祠
〔唐〕刘长卿
弦绝松风在,芳祠怅落晖。
只因山鬼护,万古仰垂衣。
【简介注释】
1、刘长(zhǎng)卿(生卒年不详),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盛唐诗人。曾任苏州长洲县尉,官终随州刺史。
2、落晖:落日余辉。
3、山鬼:山神。
4、垂衣:垂下衣裳安坐,而天下太平无事,这里用来赞美远古圣君仿效天地自然的法则,无为而治。
【诗意浅赏】
意译:山风吹过松涛阵阵,舜祠在落日余晖中沉默。
只因为有山神护佑,舜帝功绩才能万古瞻仰。
《题舜祠》是盛唐时期大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记述了其登临焦溪舜山的过程和感悟。诗歌前两句描写舜祠在松涛中隐现、在夕阳中静默的环境,后两句据此展开联想,表达对舜帝的无比崇敬,对其明德功绩的高度赞美。诵读的时候,前两句平直,后两句要有赞美的感情。
【读读想想】
1、你觉得应该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
2、你对舜帝和焦溪的渊源了解多少?
【我书我秀】
访鸟巢禅师
〔唐〕白居易
一壑松风引客过,雨花深处访维摩。
只缘灵迹看螺尾,始信高僧寄鸟窠。
白傅有情遗翰墨,青山无语绕烟萝。
千秋衣钵争谁属,落叶疏钟月几多。
【简介注释】
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偕好友常州刺史贾鰊慕名前往焦溪东一里许的芦岐庵寻访鸟窠禅师。
2、壑:hè,山沟山谷。
3、维摩:维摩诘的省称,这里借指僧人。
4、窠:kē,鸟窝。
5、白傅:指白居易,因其曾官太保少傅。
【诗意浅赏】
意译:松风阵阵,细雨霏霏,我穿山越岭去拜访鸟巢禅师。只因为去看神奇的无尾螺,才真的相信有高僧寄宿在树上与鸟为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这首诗,远望青山在烟云中沉默着。千古以来一直在争夺谁是正宗,只有让时光去回答了。
唐天宝年间,有高僧在鹤山之下的芦岐庵蛰居,筑室于树上,栖息其中,人们就称他为鸟窠(巢)禅师。诗人微雨中登山寺拜访鸟窠禅师,既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又体现了思想的空灵。朗读的时候,首联和颔联要带着轻松和愉悦的感情,颈联和尾联要带有深沉和高远。
【读读想想】
1、朗读这首诗的前两联和后两联分别应该用什么感情?
2、你了解无尾螺和鸟窠禅师的传说故事吗?
【我书我秀】
芦洲连碧
〔明〕 翟正臣
猗猗猎猎乱芦洲,一片波光白荡头。
鱼鸟恋人闲取态,烟云弄影淡含愁。
花飞忽漫梁园雪,雁落俄惊碧树秋。
晚眺不堪回首处,四围山色送归舟。
【简介注释】
1、翟正臣,明代焦溪籍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匪躬,号儆雍,有“题高山八景”传世,描绘了舜山周边的风土人情。
2、 猗猗:yīyī,盛大的意思。
3、白荡:古地名,芦荡湖沼,在焦溪东北。
【诗意浅赏】
意译:
和风吹送,小洲上芦苇摇曳,一望无际的白荡里闪耀着一片波光。水中鱼儿、小洲鸟儿仿佛对人依依不舍,神态悠闲,天空烟云投下暗影,又似乎含着淡淡的忧伤。花谢花飞,仿佛飘起了故园的雪花,大雁栖落,让深秋的碧树也骚动慌张。向晚时分,遥远的湖荡尽头不见亲人回归的身影,心中惆怅,忽然,在迷蒙的山色里,亲人驾着小船回来了!顿觉喜悦安详。
诗中生动描绘了芦洲白荡环境的宁静优美,鸟飞鱼跃,花开花落,表达对家乡先民安逸祥和生活的赞美和喜爱。诵读时应表现出轻松、喜悦。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应采用什么节奏,表达什么感情?
2、你感受到明代家乡的田园山水风光之美了吗?
【我书我秀】
登秦峰之鸟巢禅寺
〔清〕承 弼
千仞岗头步履轻,轩眉一笑气纵横。
白云天远连江影,黄叶风多乱鸟声。
忆共登临京洛客,几回凭吊古今情。
蓉城东面蓉湖北,去马来牛百感并。
【简介注释】
1、承弼(1751—1807),焦溪集镇人,字宗华,秀才,能诗善文,兼精岐黄。
2、蓉湖:古芙蓉湖,环秦望山南面、西面,水面浩大。
【诗意浅赏】
意译:
我步履轻快地登上秦望山山岗上的鸟巢禅寺,扬眉吐气,顿觉心胸开阔。远眺天际,白云与长江相连;环顾身边,风中黄叶瑟瑟,鸟鸣频传。我不禁回想起与京都洛阳来的诗人一同登临禅寺的美好时光,产生了回忆往昔岁月的惆怅心情。禅寺所在之地,在蓉城东面蓉湖北面,牛马来往络绎不绝,时光匆匆,让我百感交集。
诗歌前两联描写登山时意气风发,眼界开阔。后两联转入深沉,回忆与客人一同登临的时光,回顾往昔岁月,感叹时光老去,感慨万分。诗人情感丰富,朗读的时候要抑扬顿挫,有所区别。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应分别采用什么感情?
2、你感受到家乡的田园山水风光之美了吗?
【我书我秀】
焦垫道中
〔清〕袁绩懋
雨洗秋山野云净,二水中分夹明镜。
轻帆一片过鱼矶,白鹭决起空中飞。
斜阳西沉月东上,菰蒲萧瑟含风声。
江上何时靖鼓鼙,独倚疏篷指星象。
【简介注释】
1、袁绩懋(mào)(?—1858),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人,祖籍阳湖(今江苏常州),字厚庵,学者,著有《味梅斋诗草》 等。
2、菰蒲:gū pú,菰和蒲,也借指湖泽。
3、鼓鼙:gǔ pí,借指战争。
【诗意浅赏】
意译:
一场秋雨后,烟云消散,山色清明,两条河中间分开,像夹着一块明镜。白帆片片驶过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白鹭突然腾起,在空中飞翔。夕阳落山,明月东升,和风吹送,菰蒲在秋风中瑟瑟作响。何时能消弭战争,使百姓安居乐业呢?我只能独自倚着船篷遥望星空,期待和平安宁日子的到来。
诗中前两联描写经过故乡焦溪途中所见景物,色彩明快,情感愉悦;后两联色彩暗淡,感情深沉,体现诗人对家乡因战争而遭受灾害的同情,对百姓和平生活的期待。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时情感应该有什么不同?
2、你了解诗中所指的焦溪地区遭受了什么战争危害吗?
【我书我秀】
过韩山即景
〔清〕承祖绪
疏篱曲径傍山阿,茅屋年深长薜萝。
爱煞农家风景好,绿杨树下理渔蓑。
【简介注释】
1、承祖绪,生卒年不详,清代焦溪集镇人,又名叙臣。
2、山阿:shān ē,山陵,这里指焦溪韩家山。
3、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喜攀缘的野生植物。
【诗意浅赏】
意译:
行走在山下由稀疏的篱笆围成的曲径上,古朴的茅屋长着茂盛的薜萝。农家风景煞是好看,尤其是农民在杨树下整理渔蓑。
诗中前两句描写农家周边景物,依山傍水,曲径茅屋,安宁祥和。后两句直抒胸臆,点出最爱农家的家务劳作场面,体现了对故乡农家安居乐业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时应用什么情感?
2、你能感觉韩山下农家生活的幽静闲适吗?
【我书我秀】
乡 居
徐元本
三间旧瓦房,前院百平方。嘉木通年绿,鲜花按季香。
往来多里彦,谈话尽家常。天地休云小,兴衰未敢忘。
【简介注释】
1、徐元本(1923—2003),焦溪东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菊花集》。
2、里彦:lǐ yàn,乡里有才学的人。
【诗意浅赏】
意译:
三间旧瓦房前,一个百平方大的院子里,好树木长年吐绿,鲜花四季芬芳。往来的大多是乡里附近有才学的人,谈的都是家常话。虽然安居在乡下狭小的地方,但国家兴亡时刻记在心上。
诗中首联介绍房屋、院子的大小,颔联描写院子里草木茂盛、鲜花吐芳,体现对乡土的眷恋和热爱。颈联介绍来往人物,尾联上升为对家国兴衰的关心。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时应用什么情感?
2、你能感受到作者乡居生活的悠闲和爱国情怀吗?
【我书我秀】
咏焦溪古镇
潘文瑞
龙溪似带越千秋,多少人家水枕头。
两座峰间衔冷月,三元桥畔泊霜舟。
纵横石板通幽巷,暗淡河砖伴古楼。
峨耳山巅舒极目,阳湖胜状画中留。
【简介注释】
1、潘文瑞,1936年生,焦溪西潘村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舜麓诗情》 《舜山清韵》等。
2、峨耳山:即秦望山。
3、阳湖:清代从武进拆分出去的县,这里指家乡。
【诗意浅赏】
意译:
龙溪河像带子蜿蜒流淌了千年,河两岸多少居民临水而居、枕听波涛。古镇三面群峰环绕,山峰间月亮洒下清辉;三元桥边停泊着厚霜覆盖的小船。纵横的石板路沟通幽深的巷弄,灰色的砖头筑城古朴的楼房。站在秦望山头极目远眺,古镇的美景如诗如画,长留心中。
诗中首联描写龙溪河的古老和居民临河而居的格局,颔联描绘依山傍水的地理特征。颈联介绍独特的建筑风格,尾联表达对古镇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时前后分别应用什么速度和情感?
2、你去过古镇吗,看到过诗中描绘的景物吗?
【我书我秀】
还家道中
潘文瑞
清明难得艳阳天,半日车程舜岭前。
极目梨花春带雨,一江浊水柳生烟。
风推麦浪连天碧,谁送乡音隔岸甜。
久别家山常惦念,竹篱茅舍入诗篇。
【简介注释】
1、潘文瑞,1936年生,焦溪西潘村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舜麓诗情》 《舜山清韵》等。
2、家山:指家乡。
【诗意浅赏】
意译:
清明节难得好天气,驱车半日来到舜山脚下。远看洁白的梨花沾着水珠,河水滔滔岸边杨柳雾气萦绕。风吹麦浪一片碧绿,直到天边。对岸传来甜美的乡音。离开家乡久了,心理时常惦念,忍不住将竹篱茅舍写入诗篇。
首联交代时间、地点。颔联颈联描述所见景物:梨花、杨柳、麦浪;听到甜美的乡音。尾联直接抒情,赞美家乡。
【读读想想】
1、颔联和颈联很美,喜欢的话多诵读几遍。
2、你去过查家湾新农村吗?拿起笔也描绘它的美丽吧。
【我书我秀】
咏焦溪古镇
陆金林
日月轮回尧舜天,春秋韵事越千年。
幽幽胜迹布溪畔,隐隐云烟入梦眠。
菊社分吟留曲赋,湖山雅集动诗田。
登临远眺堪怀旧,渴望匡时复昔颜。
【简介注释】
1、陆金林,1948年生,焦溪西河头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2、匡时 : 匡 kuāng, 纠正;弥补挽救的时候。
【诗意浅赏】
意译:时光飞逝,千年古镇胜事流传。龙溪河畔数个古迹隐藏,悠久的传说伴我入眠。菊花诗社留下美好文章,湖山诗社传颂着美好诗篇。登临山巅,远眺古镇,让人怀旧,渴望能保护好古镇,恢复旧时的容颜。
首联总写回忆,颔联颈联描述所见景物和诗文传统的赞美。尾联直接抒情,盼望古镇早日恢复旧时面貌。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时应表达什么情感?哪一联表达期待之情?
2、你觉得焦溪古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
【我书我秀】
浣溪沙·咏古镇
范桂先
岁月沧桑识旧痕,深街老巷黯排门。精心留住子孙根。
花缀桥栏留古色,柳摇碧水饰家园。故乡情动月黄昏。
【简介注释】
1、范桂先,女,1953年生,焦溪南街人,常州诗词协会会员。
2、黯:àn,指阴暗阴沉。
【诗意浅赏】
意译:古镇历经沧桑,依然留下斑驳的痕迹,依稀可辨;幽深的巷子,悠长的老街,排立着暗黄的木排门。古镇建设留下了最宝贵的传统。古色古香的石桥上点缀着野花,杨柳拂可以时光飞逝,千年古镇胜事流传。龙溪河畔数个古迹隐藏,悠久的传说伴我入眠。菊花诗社留下美好文章,湖山诗社传颂着美好诗篇。登临山巅,远眺古镇,让人怀旧,渴望能保护好古镇,恢复旧时的容颜。
首联总写回忆,颔联颈联描述所见景物和诗文传统的赞美。尾联直接抒情,盼望古镇早日恢复旧时面貌。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时应带有赞美和期待的情感,能读出来吗?
2、一年四季,你觉得什么季节的古镇最美?
【我书我秀】
溯朝阳庵始创焦先生
是松兴
圣贤跸地钟灵秀,苍翠龟山绣锦图。
愤世鸿儒筑禅镇,泊乡佛法守庵庐。
龙溪秉志洗闲玉,鹤岭修心泼墨珠。
溯祭千秋豪洒客,故园垂范作楷模。
【简介注释】
1、是松兴,1954年生,焦溪汤家坝人,常州诗词协会会员。
2、跸:bì, 帝王出行时的车驾。
【诗意浅赏】
意译:钟灵毓秀的焦溪是舜帝、季札停驻过的地方,龟山苍翠,景色秀丽。愤世嫉俗的饱学之士开启古镇文明先河,笃信佛法筑庵修行。龙溪河畔、鹤山脚下坚守志向、修养身心,闲来洗玉明志、泼墨挥毫。今天追溯千年祭奠焦先生,后人应把他当做学习的楷模。
首联总写对焦溪的评价回忆和环境,颔联叙述焦先生建镇筑庵的功绩。颈联赞其高洁的秉性。尾联直接抒情,表达学习和敬仰之情。【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时应表达什么情感?
2、你听说过宋代焦先生和明代焦先生的故事吗?去了解一下。
【我书我秀】
古民宅印象
莫林葆
四月江南烟柳长,探幽驻足古民房。
苔痕点点青砖路,日影斑斑黄石墙。
翘角向天书寂寞,雕窗对客话沧桑。
星移物换休遗旧,不必劳神扮靓妆。
【简介注释】
1、莫林葆,1966年生,焦溪集镇人,常州诗词协会会员。
2、靓: liàng,漂亮、好看。
【诗意浅赏】
意译:江南四月杨柳依依,美好季节里去观赏古镇故居老宅。漫步在苔藓点点的青砖路上,夕阳照在黄石半墙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民居屋顶飞檐翘向天空,像笔在书写着寂寞;雕窗好像张着嘴和游客述说着沧桑。时光流逝,时代发展,人们不要嫌弃古建旧居,不需要费尽心思把它们装修得崭新亮丽。
首联总写看民居,点明时令季节。颔联颈联描写古镇特有风貌:青砖苔痕、黄石半墙、飞檐翘角、花格雕窗,尾联表达主题,点明期望。
【读读想想】
1、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多元的,诵读时应注意区别并读出来。
2、参观焦溪古镇后,尝试集中笔墨,小角度描写古镇风物。
【我书我秀】
金错刀·承越故宅
胡龙英
循龙溪,漫徜徉,泥苔深浅古桥旁。
当年碧锁轩窗处,风雨几欺欲断墙。
人迹远,落阴凉,飞旋黄叶舞轻狂。
残门寥落谁家院,百岁孤梅兀自芳。
【简介注释】
1、胡龙英,女,焦溪胡家村人,常州诗词协会会员。
2、金错刀:词牌名。
3、徜徉:cháng yáng,彷徨,心神不宁。
4、兀自:wù zì ,仍旧、还是。
【诗意浅赏】
意译:沿着龙溪河,漫步在苔痕斑斑的石板路上,站在古老的石桥旁,参观承越故居。当年一片碧绿透过高高的雕窗,如今经历风雨,成了断垣残壁。人迹罕至,树木洒下阴凉,凋零的黄叶在风中飞旋。这样门户残破的老宅是谁家的院子?只有树龄百年的梅花还在吐露芬芳。
上阙点明故居的方位,描写了门户的破旧。下阙写院落的荒凉,盛开的老梅花烘托了凄清的景象和心情的压抑。
【读读想想】
1、诵读这首诗一个不同于其他诗作,你觉得应该怀着什么节奏和感情呢?
2、你对焦溪古镇老宅、故居、文物的保护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我书我秀】
焦溪古村游
2014级(1)班 高仲佳
十月金秋景色清,桂风伴我古村行。
石桥静卧弯弯月,暗弄幽伸步步惊。
进士厅前云旧梦,火烧案后忆刀兵。
天涯景物虽无数,常记故乡不了情。
【诗意浅赏】
金秋十月,焦溪老街,景色格外清幽,伴着空气中氤氲的或浓或淡的桂香,我独自走在青石板路上,静静感悟古镇的前世今生。三元桥如弯月卧波,历经风霜依旧容颜不改。弄堂幽深,抚摸着斑驳的墙面,似乎穿越回了旧时光:进士厅前,气派非凡,熙来攘往;火烧排门,焦土遍野,满目哀鸿。 如今,一切已随风而逝,淹没在历史的尘埃,故乡发展也越来越好。天下景致虽多,令人留恋,但故乡的一草一木终究最令我魂牵梦萦。本诗获2015年常州市中学生八年级传统诗词比赛一等奖。
【读读想想】
1、本诗回忆了焦溪老街哪些独有的景致?
2、诗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你赏析一下颔联?
【我书我秀】
焦溪古民宅印象
2016级(2)班 胡怡霖
翘角飞檐灵动姿,青砖黛瓦古风遗。
堪称老宅绝佳处,一页花窗一页诗。
【诗意浅赏】
来到焦溪古镇,随处可见飞檐翘角、青砖灰瓦的古建筑,散发着古风遗韵,灵动之姿。老宅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花窗了,一页花窗,一身诗意。本诗获2017年常州市中学生八年级传统诗词比赛一等奖。
【读读想想】
1、本诗写出了焦溪古民宅的什么特点?
2、请你描绘一下老宅的模样?
3、站在老宅的花窗前,你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慨?
【我书我秀】
中秋夜
2016级(2)班宋娉婷
如水银光镜乍开,霜花香露下瑶台。
庭中独坐思千缕,明月邀来酒一杯。
【诗意浅赏】
中秋夜,庭院中月华如水,空明澄澈,霜花携着露水从月中款款落下,秋凉无声。我独自一人坐在庭院中,思绪万千。月中的仙子,能否邀你共饮美酒一杯?本诗获2017年常州市中学生八年级传统诗词比赛二等奖。
【读读想想】
1、你觉得朗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
2、诗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咏月诗句吗?
【我书我秀】
观古村黄石建筑
2017级(5)班 张阳惠
取舍全凭丘壑观,石桥石板石门栏。
半墙黄石凝烟雨,古村平地起山峦。
【诗意浅赏】
焦溪古村的黄石建筑全凭建筑师胸中有丘壑,石桥、石板路、石门栏,各具匠心,各有特色。烟雨濛濛中,黄石半墙静默无语,一身诗意。这古村中似乎随处可见山峦啊。本诗获2018年常州市中学生八年级传统诗词比赛一等奖。
【读读想想】
1、“丘壑”是什么意思?
2、“古村平地起山峦”中的“起”字如何理解?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书我秀】
雨中古镇
2017级(5)班 赵昕琳
疏雨薄烟锁嫩寒,长街微湿巷中宽。
岸边槐树孤然立,墙面紫藤兀自攀。
翘角飞檐传古韵,雕梁画栋展新颜。
最怜持伞石桥上,观景又成新景观。
【诗意浅赏】
淡烟疏雨中,春寒仍料峭。老街的青石板路被这细雨微微润湿,老巷中人影稀少,平时狭窄的古巷似乎一下子变宽了。龙溪河岸边的街上的建筑飞檐翘角,古韵犹存。经过修整,又现画栋雕梁,重新焕发出光彩和魅力。最喜爱看那石桥上撑伞观景的行人,在楼上人看来
又是入画的一景。 本诗获2018年常州市中学生八年级传统诗词比赛一等奖。
【读读想想】
1、“疏雨薄烟”和“岸边槐树”分别是什么结构?(适用于七下)
2、“最怜”如何理解?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书我秀】
古村梁园
2018级(3)班 朱璟添
秋凉漫道少芳菲,深院临街依翠微。
蕉影阴浓青竹瘦,荷池水冷锦鳞肥。
牡丹厅里古风逸,金凤轩中雅意飞。
静美幽居观不足,斜阳照壁促人归。
【诗意浅赏】
芳菲:芳香的花草。翠微:青绿的山色。锦鳞:美丽的鱼儿。
入秋了,花草渐渐凋落,青山绿水环保的古村老街上坐落着一间大宅,名“梁园”,为焦溪初中退休美术教师梁孟佳斥巨资所建,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进入梁园,白墙灰瓦点缀着翠竹芭蕉,荷花池中美丽的鱼儿穿梭往来,一派中国古典园林的写意风格。牡丹厅和金凤轩古朴雅致,畅游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时。园中曲径通幽,绿树奇石,古玩书画,令人流连,可惜时已黄昏,不得不踏上归家之路。本诗获2019年常州市中学生八年级传统诗词比赛二等奖。
【读读想想】
1、请你说说作者介绍了梁园中的哪些景物?
2、“牡丹厅里古风逸,金凤轩中雅意飞”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书我秀】
山里人家
2018级(3)班 邢春宇
灵燕衔来绿意多,和风抚柳漾轻波。
山前静卧二三户,袅袅炊烟爬上坡。
【诗意浅赏】
舜山下,桃红柳绿,和风送暖,春燕衔泥筑巢。湖面上,微波轻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有几户人家静静卧在山中,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原来已是日落黄昏时分。本诗获2020年常州市八年级诗词大赛一等奖。
【读读想想】
1、请你赏析“卧”、“爬”二字的妙处。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请你用优美的语句描绘第一、二两句所表达的意境。
【我书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