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陆燕:触摸乡土历史 感悟人文传统
发布时间:2020-12-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燕


触摸乡土历史 感悟人文传统
                —— 走进焦溪古镇

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陆燕

一、我们的思考

1、学习校本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的“教材”不是书本,而是生活、是实践,其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明显带有地域特征和学校本位特征。无疑,特定生活背景下群体积累起来的有效的生活经验、文化习俗、行为习惯和风土人情等,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乡土课程资源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现实世界,方便于学生的观察、考察、调查、访问,具有亲历性、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2、学生的认知发展、知识形成的动力来自于主客体相互作用,依托于个体的积极建构。这一发展过程的起点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由近及远、由乡土文化到普适文化的发展过程。乡土知识、乡土情感是儿童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体验、感受乡土文化,使学生在景仰家乡文化中产生自豪感,在关注家乡文化中激发责任心,在研究家乡文化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理解家乡文化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教育必须承载的重任。

二、我们的目标

我们的纲领是“走进古镇,体验生活,传承人文,主动发展”,具体化为三大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焦溪老街,了解焦溪老街,亲近焦溪老街,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里镌刻焦溪老街的烙印,并在古镇文化的熏陶下,立志弘扬家乡文化。

2、学会交往艺术,养成现代人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良好意识和习惯,提高交往的能力。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交际过程中的智慧、真情、精神和力量,尊重生命,懂得生活,书写人生。

3、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我们的实践

(一)、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

1)、古镇资源

焦溪古镇地处常州市武进区东北,南倚鹤山,北傍舜岭,河渠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勤劳,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焦溪老街是焦溪古镇发展的发祥地,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古镇的历史变迁,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我们把有关老街的传说、斗争史、历史人物等汇编成册,取名《老街的传说》。

2、课程开发

校本教材是承载传递文化信息的结构化载体。我们立足本土文化,遵循综合性、实践性和动态性原则,开发了校本课程我们把有关老街的传说、斗争史、历史人物等汇编成册,取名《老街的传说》。编有:老街的传说、老街的古迹、老街的历史人物、老街的斗争史、烈士传略、方言谚语(选录)、老街的故事……

3、课程实施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本着凸显自主、尊重多元,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特征,引领学生与乡土文化亲密接触,与美好自然无限融合,与他人同构共生,初步形成了“开源引趣,确立主题─建立组织,策划方案─探索研究,自主学习─汇报交流,成果展示”这样四段式活动模式。

第一环节:开源引趣,确立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是经过精心挑选,有着丰富的、综合性内涵的主题。学生在学习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背景资料,对主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这一环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教师主要是通过播放录像、展示图片、文字介绍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开源引流,激发学生探索课题的兴趣。如“老街知多少”实践活动,以“惠通名最古,溪水互吞吐。相逢卖菜佣,终朝话场圃。”诗句导入,问学生:“你知道诗中写了老街哪个名桥?你还知道老街的哪些名桥、古迹、名人?”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部分名人简介,确立研究的对象。

第二环节:建立组织,策划方案。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学习自觉性和目的性相对较差,所以这一环节颇为重要。在制定学习方案之前,各小组应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尽量制定可操作性强、比较详细的小组学习方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充当参与者和学生的好助手这一角色,协助学生制定方案,但不代替学生制定。如经教师的指导,“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小组经过讨论、推敲后确定了如下方案:(1)收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各种形状粽子的图片;(2)端午节吃“五黄”这一习俗的来历;(3)了解门窗悬插菖蒲、艾草、蒜头的原由。搜集途径主要通过询问家人,请教有见识的长者,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将资料整理在知识卡,编办小报。

第三环节:探索研究,自主学习。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制定好的研究方案探索的过程,主要是分工合作地查阅、检查资料,观察、访谈或调查,获得感性认识和体验。此时,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督促和激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如“寻访家乡古”,学生们找到:东有秦望山,南有石堰山和鹤山,北有舜过山,胜迹众多,风景幽美。历史上境内有舜庙、二义祠、舜山学所等;(2)协调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课程资源;(3)参与在探究过程中有难度的小组活动,同时了解各小组的探究进程,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和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

第四环节:汇报交流,成果展示。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总结,展示成果,开展交流,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所学习的课题,并进一步延伸,自主、主动发现新问题。成果总结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根据主题的内容确定,可以是调查报告、编排的小报、拍摄的音像资料、制作的网页等。如“搜集焦溪老街故事”实践活动,最后以故事会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们的学习收获。

四、我们的收获

1、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土壤。学生们在这片土壤里,广泛涉猎、主动获取、积极实践、大胆创新,树立了自强自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他们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们在寻访家乡名人、探究家乡风俗、研究家乡历史等活动中,收获了知的乐趣,汲取了民族精神与乡土文化的素养。许多学生感慨地说:“家乡有那么多丰富的乡土人情,那么多名人,我们的先辈真伟大。” 言辞间洋溢着一种自豪感。

2、催生教师的教育个性,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让教师有了创造空间。通过行动研究,我校的教师在努力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视野都产生了变化。在指导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为着眼点,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与学生一起确立课题、制定方案、开展研究,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加快了自身专业成长的步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