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实践研究,是为了改变原有的作文教学方法,为我校的作文教学探索出一些高效的、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在研究之前,要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老师们的真正需求,以及学生们对新的教学形式的接受程度等。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
问卷的设计,分教师卷和学生卷两份,教师卷主要围绕了解教师对课标的学习及落实情况,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评改情况,对学生写作现状的了解程度及对田园生活体验类作文的看法及需求等设计了19道选择题,其中1-3、16是了解教师对课标的学习及落实情况,4-6、8、14是对田园生活体验类作文的看法及需求的调查,7、9-11是对作文教学的现状的调查,12-13、19是调查教师对学生写作现状的了解程度,15、17-18了解作文评改情况。
学生卷主要围绕了解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存在的困惑及阻碍、素材的来源、对优秀作文的评判标准的认识、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需求及对老师的建议等方面设计了18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1-3了解学生对写作的兴趣,5、13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及阻碍,7-8了解学生素材的来源,其他题主要了解学生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需求及对老师的建议。
笔者意在通过该调查调查,全面了解师生现状及需求,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教学时间的研究。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
问卷调查实施时间为2020年5月,在问卷网上发布问卷,并通过QQ、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将问卷链接发给我校语文老师及七、八年级学生。全校13位语文老师全部填写问卷,学生问卷收到378份,已具参考价值。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根据教师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四、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见附件一、附件二
五、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教师卷分析
第2题调查:技巧与情感体验。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绝大部分老师认为技巧讲授与情感体验都重要,占63,54%,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占30.77%,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程度很高。
第4-6、8、14题调查:田园生活体验。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69.23%的教师经常鼓励学生体验田园生活,30.77%偶尔鼓励;38.46%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经常设计田园生活体验环节,61.54%的教师很少会;如果有体验环节,76.92%的教师愿意尝试二次体验,23.08%选择根据命题有选择性的进行;69.23%的老师认为阻碍田园生活体验作文教学的因素是教师组织体验能力欠缺,76.92%认为学生表达体验能力不足,84.62%的老师认为是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61.54%的老师认为积累生活体验对写作水平提高很有作用,38.46%的老师认为有一点作用。从以上调查数据可知,老师们都能意识到田园生活体验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或因为学生、或因为时间、或因为自身,在作文教学中,对该类体验不够重视。
第15、17-18题:作文评改方式。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46.15%的老师认为作文讲评作用很大,53.85%的老师认为有效果;84.62%的老师评改学生作文以打分数、写评语的方式进行,15.18%的老师采用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38。46%的老师作文评改以学生为主,46.15%的老师有时采用学生互评,15.18%的老师作文评改以教师为主。以上数据说明,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作文讲评,但评改方式,还是以教师评改为主,学生的参与率不高。
(二)学生卷分析
第1-3题调查: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是喜欢或一般,占89.68%,仅10.32%的学生选择不喜欢;90.48%的学生认为作文难在开头或无从下手,仅9.52%学生认为不想写;72.75%的学生非常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仅2.38%的学生不想。以上数据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有较高的需求,只是苦于无适合他的好的方法。
第4题调查:理想中的作文课。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83.8%的学生认为,作文课应该活泼有趣、丰富多彩。说明,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体验,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写作开展的作文课,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的。
第6-8、14、16题调查:写作素材的来源。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62.17%的学生喜欢创设情境的作为的讲授方式;51.06%的学生的作文材料来自自己的亲身体验;20.09%的学生经常观察生活并用文字记录;73.81%的学生希望老师在作文课上带着大家进行情境体验;66.4%的学生写作文喜欢先体验作文情境,再进行写作。这个统计结果说明学生喜欢体验性作文课,也能将生活中的素材用于写作中,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的意识不强。
第18题调查:作文完成方式。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26.46%的学生希望作文限两周完成,44.18%的学生认为可以多写写小作文(片段),67.99%的学生认为作文课前先将任务和要求交好底,学生课余时间可作准备。这组数据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有一定的要求,他们认为在充分的准备下,充足的时间里,作文完成的质量会更好。说明学生有体验的需求。
第9-12题调查:作文讲评方式。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64.28%的学生希望老师以写评语或面批的方式进行作文评改;61.38%的学生希望老师在作文批改中多提一些写作建议;49.21%的学生希望多读同学的优秀作文;仅37.83%的学生会在作文讲评后进行修改。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在作文评改方面还存在一定误区,无法正确认识到自主评改作文的重要性,将作文水平的提高完全寄托在教师的知道上。
第19题调查:对语文老师的建议。此题为问答题,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建议汇总如下:1、可以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给予建议;2、多些素材,能有方法写作文;3、希望老师多给点素材建议方法与选素材的准确度;4、更生动有趣的交流;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带我进入想象空间;5、希望老师多开展一些活动,来提高写作水平;6、给充足时间构思;7、让学生对不同的作文进行点评;8、让我们多多练习片段作文 帮我们创设情境让我们有事可写有情可抒;9、希望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能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新近新闻或轶事,增加我们的知识获取量;10.将学生带入作文情景中;11、可以多读一些别人的优秀作文 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
六、对体验式乡土教学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体验生活非常的重要,都知道身处农村,身边有许多资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但是,从教师层面,时间、经历甚至是观念,都影响了学生对乡土田园资源的体验;从学生层面,学生迫切需要作文教学方式的改变,以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兴趣及能力。笔者通过这次调查报告分析,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得到以下启示:
1、开发与利用焦溪乡土田园资源。焦溪初中,地处农村,是一座千年古镇,林果之乡,是个人杰地灵之地,在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等,这些颇具特色的乡土田园资源,给我校学生提供了独具乡土韵味的写作素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挖掘写作素材:①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源,如传统节日习俗,古建筑、古物什以及背后的故事,村史、村志,地方戏曲,民间传说,主题庙会,传统工艺等。②乡风类写作素材,包括乡村本色生活,如春天在田边栽种瓜果菜蔬,夏天在河里洗澡、逮鱼等;乡村的变革发展,如乡村城镇化建设日见规模、家庭式手工作坊的兴起、品牌特产的推广、机械化耕作的应用等。③孩子们从小在田园中的生活,乡野风物。乡野风光提供了无污染、无添加的绿色写材,人的生存本身更是赋予了田园“人化”色彩,纯净的自然风物镶嵌人的心理、情思与智慧。④乡人:追踪自然环境中的乡人,以动态特写的方式展现其经历与品质,记录乡邻乡亲纯然本性。
2、探索乡土资源在作文中的运用方法。要将乡土资源很好的运用于写作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真情体验。还可将丰富的方言土语运用于文中,让文章充满地方色彩和亲切感,增加文章的魅力。也可通过阅读名家的乡土文学作品,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学习名家记录乡土文化的写作方法,感悟名家写作的语言特色……为学生的写作寻找范本,寻找触发点。当然,无论何种方法,一定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人主体,建立写作者新旧写作知识架构间的联结,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通过深入观察、学习、领悟、分析、重组、诉诸表达等系统活动建构写作的个人主体写作情境。
3、铸炼有文化底蕴的乡土情怀。对乡土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是乡情的主脉,对乡村现象的反省、批判同样是需要理解的情感活动,会推动乡村的真正发展。因此,在乡土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写作的目的驱动,落实传承区域文化的行动取向,导引学生深入生活腹地,根植生活,浸润乡土文明与区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家乡认同感和田园情怀,吸收乡土文化精华,让乡土田园写材的情感触点、思维质点得以孕育、发展、成熟。让写作融入区域生活,展现地方文明,呈现乡土文化的特有思维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