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朱丽洁《依托乡土田园资源,让作文真情流淌》
发布时间:2020-09-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桃娟

QQ图片20201223192543.jpg

依托乡土田园资源,让作文真情流淌

                    ——“体验式乡土田园作文”指导方法初探

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朱丽洁

【摘要】 农村广阔的天地,是天然的资源库。语文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挖掘,启迪学生的思维,有效指导学生运用乡土素材,拓展写作资源,丰盈学生的作文灵感,突出学生乡土作文的特色。让学生在参与乡土生活、丰富的体验活动中,认识、尊重、欣赏自己的故乡。笔者从思想、行动、人文三个方面进行方法的初探。

 【关键词】 :乡土文化   体验   田园作文

  

在班里的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家长忙于生计,长时间的上班工作,无暇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也不能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的情况下,如何选材一直是农村孩子写作文的难题。学生们所选的素材不是脱离生活,胡编乱造,就是流水记录,味同嚼蜡,亦或是生搬硬套、故作姿态,但更多的是陈词滥调,老套素材。其实农村中学有着独特的生活环境,身边的田园风光、乡村动物、农家生活、风俗人情等,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追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 要善于挖掘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田园乡村之美,描写农家生活,抒发乡土真情。只有让田园乡土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对体验、感悟,提高思辨意识和语文综合素养,学生的乡土作文相信也能大方异彩。

 一、转变思维观念,悦纳田园乡土

虽然农村孩子的假期生活比过上城里孩子的丰富多彩,多少也会有些不够自信,认为自己的生活无趣乏味。但其实农村孩子与田园山川为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乡村田园之美。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焦溪古镇,素有“常州周庄”之称,其自然风景、历史风貌明清建筑、古街古桥保持完好,朴实的小镇带着沧桑的烙印静默着,散发迷人气息。借助语文课堂上学习完《土地的誓言》的契机,让学生抒写对家乡的观察与情感,加上学校曾组织了“寻访焦溪古镇的年味”活动,让学生们走近家乡,用相机掠下古镇景,更用心细细体会古镇味、古镇情。有学生这样写道:一些老食品店隐藏在街巷内,漫步其中就可闻到香味。在龙溪河的陪伴下,我觉得焦溪古镇悠远、安宁,真令我倍感舒适。可见,学生的家自豪感在油然而生。

其实,广阔的田野、错落的村舍、袅袅的炊烟、落日晚霞、清澈溪流......这一幅幅优美的乡土风光,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与城市生活里单调的钢筋水泥、高楼耸立相比,学生有了更多鲜活的丰富素材,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见微知著,才能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内涵之美,从而就地取材,点石成金。

即使在校园里,靠山有水、有亭台楼阁(舜溪苑镜亭)、百果园、躬行园的母校,四季风光流转,也能引导学生细细观察,驻足观赏。学生在《校园一景》中这样描绘:当清晨第一缕微光冲破云层,舜溪苑就将它美丽的容颜绽放在我们面前。沿着鹅卵石的小路走进舜溪苑,小路两边的紫薇花开得正艳,一棵不知名的灌木上也开满了红色的小花,镜亭一如以往,静静地站在舜溪苑的一角,亭边的柳树垂下它的枝条在风中飘舞,弯弯曲曲的小河上,一座小拱桥横跨在它的上面,最奇怪的是河边的灌木,以前明明是绿色的叶子,新长出的叶子却是红色,与边上的绿色灌木间隔着,红绿相应,分外美丽。此时,正是舜溪苑最美的瞬间。

 当越来越多的乡村之美被发现,越来越多的田园乡村素材被积累,这也为学生以后的运用素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体验行动,促进观察思考

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迥异,很多学生虽说在农村,但真正做过农活、去田间锄草种菜的并不多。当学生写到相关素材时,由于缺少自身感悟,往往生硬捏造,失真眼中。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就必然写不出饱满生动的乡土作文。

在一次组织学生去班级躬行园的责任田里参加拔草劳动后,笔者布置学生写了随笔 有一种劳动叫集体拔草》,学生的反馈令我大加赞赏,还印出优秀片段共同赏读。

1:刚进入草堆堆儿,就有人忍不住开始“鬼哭狼嚎”了。经过适应,大家都忙活起来了瞧!那不是王咏梅吗,只见她双手拂了拂不存在的衣袖,一副将要大干一场的样子,瞅中一团杂草,犹如饿狼扑食,一下握住草根,向上拼命地拽,像极了拔萝卜中的。

咦,那边怎么聚集了那么多人?我不禁停下动作,谁知一大群人朝我这么蜂拥而至,表情都格外精彩,有的张大嘴巴,有的人眼珠子直往外瞪,有的人拿着一根狗尾巴草“张牙舞爪”的朝我扑来。

2:“刚到躬行园,全班五十个人向割草机一样,疯狂地向杂草扑去。“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这次的拔草活动,女生的表现更胜一筹。最后我们收获颇丰,最多的是美味香甜的花生,但大家都“伤痕累累”,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叫躬行园,有一句古诗说得好“纸上觉来终觉钱,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应该多动手劳作,才会有美丽的未来!”

3:“在拔草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条小蛇,有的人落荒而逃,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好奇无比……有几根比较倔强的草死活不肯从土里出来,只见严开两手抓住的根部,还有个男生抱住他的腰,所有人的脚用力抓地,身体向后倾斜,拔啊拔啊他们像拔河一样往后着,轰的一声,们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摔倒在地,但依旧兴致盎然地消灭杂草去了

在拔草劳动中,不管是收获花生果实之乐,还是遇见意外小蛇之趣味,都是让学生用生活之笔记录劳动甘苦。这些鲜活翔实且“带着泥土气息”的文字,只有切身体会到了农活的艰辛,才能唤起情感共鸣和精神认同。笔者还要求学生回家参与农活劳动,可以是锄地种菜、浇水施肥、插秧收稻,也可以是采橘采梨、养蟹捉蟹、帮忙采菱等,学生在参与农活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在声声相乡音、农俗谚语、劳作技巧中,细细观察,体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乡邻们身上特有的勤劳淳朴的品质。

三、树立价值观念,深化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而作文正是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农村学生能从修缮祠堂、完善家谱的村落活动中,了解农村宗族间的相处、人际交往、纯朴的邻里关系。村落慈善企业家、名人乡贤积极捐款修路、造桥、在抗击疫情中捐献物资,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乡村实事,也都极好的育人作文素材。教师要站在人文教育的高度,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去了解这些事情的产生原因和来龙去脉,让学生了解现象背后的积极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

另外,乡土人情也是值得大写特写的篇章,如传统庙会中每逢赶集时摩肩接踵的热闹氛围、逢年过节时的杀猪宰羊、家族里的盛大聚会、春节期间的“组团”拜年、民俗活动的新奇独特,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菜、土特产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人文气息的动人故事:“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故事、独居老人的嘘寒问暖、富有农村味道的上梁进宅、婚丧嫁娶等。

以上这些富有人文气息的乡土资源滋养学生,相信定能为学生成长助力。我校阚同学在在2019年江苏省第十九届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她在比赛中作文《聚》描写的是外公去世后,亲人相聚的场面,文中对农村丧礼习俗描写地生动深刻,视角独特。

综上所述,在进行农村初中语文乡土作文训练中,要立足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 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事物、人物、美景,激发学生去发现、去实践、去感悟,写身边人,记乡里事,构建属于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丰盈自己的作文灵感,相信定能写出一篇篇别具一格的优秀乡土作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