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网站!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工作>>教学资源>>音体美信
有效获取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
发布时间:2018-09-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建华

课题

有效获取信息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根据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一般规律,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特点,总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2)了解常见的几种搜索引擎的特性,尝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学会搜索技巧的应用,通过任务驱动学会利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

仪器

多媒体网络教室

重点

搜索引擎的选择与使用

难点

关键字的优化

                 

设计目的

一)举出获取信息的例子,在有明确信息需求的情形下,让学生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规律,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例:林海双休日去郊区旅游,想知道双休日郊区的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讲述林海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过程:“获取明天郊区的天气情况”,“报纸、电话、电视、网络”,“拨打96121查询”,“天气晴好”。

给出结论:林海经过对一系列可能获取双休日天气预报的信息来源,根据其切实可行性进行了判断及选择,最终选择了拨打96121信息台的方式,从而用电话查找到了她所需要的信息。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上面获取信息的案例,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师拓展:

师:如果我们大家现在就想知道星期天的天气情况,你如何来获取这个信息?

学生讨论:

1、林海同学拔打96121查询,我们现在打96121信息台询问是否可行?(显然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可能的,条件不允许。再说要考虑成本,电话费谁解决?)

2、互相询问(问大家有没有听天气预报广播的,一般情况下估计知道的同学几乎没有)

3、报纸、电视在课堂上又不可能查阅到。

4、我们现在网络教室内,最可能的办法就是上网查询。

教师给出几个网址,让学生动手在网络上查询。

http://{域名已经过期}/  (问天网,可查询全国各地的天气情况)

http://www.nmc.gov.cn/  (国家气象中心)

http://{域名已经过期}/(本地热线,一般能查询当地天气情况)

师:由此可见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种,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途径来获取信息。

网络是目前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网络来搜索我们需要的信息呢?

(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1.访问专业、专题网站:

小组合作完成书本P17的实践学习,浏览一些特色网站。

2.使用搜索引擎:

师:通过刚才的实践学习,大家是不是发现网络资源丰富,存在大量的信息,那么我们如何在网络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呢?

生:利用百度搜索……

师:2008 年奥运会主题是什么?怎样找到?

学生操作

讲解:

1、可以用分类目录的方法

2、可以用关键词索引的方法

总结: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方式

1、分类目录型检索

2、关键词索引型检索

提问:何时用“分类目录”?何时用“关键词索引”?

回答:如果查找某一类型的网站信息可以用分类目录的方法;如果查找的是某一个指定信息,可以用关键词索引的方法,在这里,我们比较适合用关键词搜索。

提问:在关键词索引中,如何即快速又准确的找到信息呢?

回答:用多个关键词,缩小搜索范围,选择适当的关键字

讲解(利用书本P18的实践学习进行讲解):

1、利用搜索引擎中逻辑命令提高搜索结果的精确性,常用的命令符号“+”(和)和“-”(排除);或 AND(和)、OR(或)和NOT(排除)

2、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

3、强制搜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

4、利用搜索引擎的帮助

布置任务: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搜索基本方法和技巧,搜索张骞的生平,他的贡献,并保存下来(分小组,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同样的关键字进行搜索,比较搜索结果)。

学生操作。

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人介绍自己小组搜索到的内容,不足的其他小组加以补充。

讨论:1、学生说出自己在利用搜索引擎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

2、学生分享利用搜索引擎过程中自己顿悟出来的窍门或者经验;

3、学生谈谈使用当前这些搜索引擎时的感受,对这些搜索引擎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小结:

在明确信息需求的前提下,信息的来源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内选择合适的获取途径,使用搜索引擎是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它的使用方法。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总结。

 

 

 

 

由具体案例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从自身体会或亲身实践,将实际联系理论,更好的得出结论

 

 

 

 

 

 

 

 

 

 

 

 

 

 

 

 

 

 

 

 

 

 

 

 

 

 

通过任务,学生切身体验过程及结果,记忆更加深刻

 

 

 

 

 

 

 

 

 

 

 

 

 

 

 

 

 

 

回顾本课主要知识冖靛

课后

反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刘维桥5号 邮编:2131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